撰文.攝影=葉思吟
文字工作者,因為愛登山,因緣際會 在山上遇上住在地利的布農族朋友 「小幸」,有一年,獲邀參加青雲教 會的聖誕報佳音活動,從此愛上這乾 淨、簡單生活的小地方。
插畫=日淳
清晨,天微亮,窗外的公雞便開始啼叫,小山羊的咩咩聲此起彼落, 沒一會兒,住房樓下傳來布農族小朋友唱詩歌嘹亮歌聲,如天籟般喚 醒沉睡靈魂;此時,村長透過傳統擴音器,以母語放送今日村裡大小 活動訊息,彷彿回到古老時光⋯⋯,對於在都市生活,非必要絕不願 早起的我來說,這般「清新」的山上部落生活格外讓人回味,單純、 宛如世外桃源。
每每在城市生活煩膩之際,趁空便喜歡開車,沿著台 16 號公路,探訪集集、水里、車埕與地利(原名:達瑪巒)、雙龍部落;這條公路 其實就是順著濁水溪前進,越往裡走,綠色林相及開闊溪床視野越迷 人,途中山路曲折蜿蜒,但仍屬安全便利;尤其是位處丹大林道出口 的地利部落,目前居民仍多為布農族人,地形陡峭,從部落入口往上 望,走路爬坡還真有些難度,只見這裡的老人、小孩依然健步如飛, 年輕人騎著復古重機來往自如,豪邁、隨性、堅毅的原住民性格表露無遺。
這兩年來,多次停留,有時參加教會禮拜,結交 不少兄弟姐妹,經過解釋,才慢慢明白這裡原來 是當初日本人招降布農族時,所設置的第一個 「示範部落」,因此街道安排井然有序,不同姓 氏(全、幸、金、元⋯⋯等)聚集在不同區塊, 布農人從哪戶住哪鄰、不同姓氏糾葛,便能說出 一連串的家族遷徙歷史,其中參雜聊聊上山打獵 趣聞,言談間難免發出「再也回不去」的感慨! 部落後山的丹大林道與登山熱門景點七彩湖,受 到生態保育考量封鎖,僅容許原住民偶爾上山打獵,昔日老人家出入山林、自由奔放的粗獷景況已不容易傳承。
不過,打獵人或許大幅銳減,然而,布農人依舊 常在家門口烤肉宴請遠來客人,家家戶戶門外均騰出一片空地,也許種點野菜、果樹,或者三不 五時呼朋引伴聚餐;若追問「那山豬肉哪來?」 愛開玩笑的族人便會俏皮回答:「山豬剛好受傷 跌倒在路邊,我看他可憐便帶回家療傷,誰知 道,還是救不活,只好⋯⋯」此話一出總能引來 全場大笑,也顯現布農族人的樂天與幽默感,而 這正是吸引我親近他們的主要原因,少點心機、 多點開懷,甚至原住民生活文化中的「有肉大家 吃」、採摘家中野菜分享的觀念,對比當今繁忙、 自私逐利的商業型態,顯得格外珍貴。
地利生活,如同許多原住民部落一樣,近代以來 與教會生活連結密切,每逢周末夜晚與禮拜聚 會,布農族人嘹亮虔誠歌聲便會響起,從遠處即 可聽到,抬頭仰望開闊星空,神聖氛圍圍繞,無論是否為信徒都會莫名感動,布農族知名的「八 部合音」,不正是如這般發自內心的感動獻唱。
事實上,這裡的基督長老教會和天主堂極負盛名,前者聖誕節「舉火把報佳音」活動,早已成 為部落年輕人邀請外地朋友到訪的重要節慶,平 日則經常接待來自台灣各地姐妹會,除了提供部 落文化導覽,且提供共同享用「愛餐」;後者則 因為教堂庭園風光優美,成為偶像劇與中部婚紗 拍攝焦點,剛上任兩年的神父還是來自韓國的 「型男」,可愛智慧的模樣散發出另一種迷人丰 采,猜想,他的親和力將能吸引更多信眾吧。
走在部落裡,除了部落入口處兩家雜貨店,幾乎 找不到一間餐廳,唯一早餐店還是漢人開的,雜貨店兼賣著從平地帶回來的包子、饅頭和豆漿; 原本僅有的「沙鳳麵店」因為女主人生病而停 歇,或許因為部落裡總是有外食「需要」,最近 新開張兩間鹹酥雞攤子,不過白天通常不營業; 這些從外人來看或許極不方便,但似也無形中避 免村落過度商業化,走在其間反而自在。
我的部落好友詩潔幾年前從城市返鄉工作,在衛生單位擔任小護士,業務雖然繁瑣忙碌,整日生 活範圍不外乎幾條街鄰之間,但在她與全家人眼 中看來「這裡就是台灣的奧地利」。對布農族身 分充滿自信、熱愛身處的部落,更投入許多時間 帶領小朋友成長、教導族人減重保健⋯⋯,每回 談話分享後,總會敬佩他們追求生命意義的神聖 專注,眼神中蘊含著繁華城市裡失落已久的靈魂之光。
地利還有另一位傳奇人物:阿順伯,在地文化導 遊幸世陽曾帶我進入祖地「巴庫拉斯」,位於濁 水溪河畔,夏日清爽無比,想拜訪獨居溪對岸 山林的阿順伯,必須仰賴性能強的吉普車過溪, 或者等水位低時游泳過去;六十多歲的老人家過 著如原始人的生活,沒水沒電,僅有一隻老狗跟 隨,不怕毒蛇無懼蚊蟲,究竟如何辦得到?據他 開玩笑說:全靠自釀的神祕藥酒強健體魄!萬萬 沒料想到這深山裡,還有如此神祕客。
離開地利,繼續往山裡走,即到達雙龍部落,這 裡有值得探訪的雙龍瀑布、原汁原味民宿,以及布農族最早的文化雕塑牆,只是平日若無特別安排,部落十分寂靜、罕見人煙;若想找尋熱鬧, 則最好循 16 號公路返回水里,火車站前、客運站 前的小吃麵攤人氣滾滾,小鎮中難得出現大排長 龍的景象,價美物廉,值得等待 ! 小鎮裡的市場 南北貨店則應有盡有,我總愛在此採買些魷魚乾 貨、筍干、季節水果,支持在地小販,收穫滿滿。
如果天還亮著,不妨轉進附近的車埕,過去丹大林道採集的木材大多運來此地加工,林業極盛時 期,造就出濃濃日式風格的山中小鎮,據說地利 的布農族老一輩也曾為林業大亨孫海打工付出, 可惜陳年往事已少有記載;如今孫海子孫將公司 改名為「林班道」轉型經營,園區內尚有行駛往 返集集的蒸汽火車,乘載著往來古今無數的時空 旅者。▍
Trip Data
位置交通/從三高民間交流道下,沿台 16 線指標前進,經過水里蛇窯後與 21 線公路部分重疊,約半小時車程抵達地 利。
天數/ 2 天 1 夜
飲食/建議在水里之前的民和村先用餐, 購買些許麵包和乾糧、礦泉水;住民宿可 請業者代為準備餐點,部落裡有雜貨店販 售餅乾、飲料等。
住宿/地利青雲教會 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開信巷 58 號 09-8002-2489 全小姐
紅谷休閒農場 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往潭南村途中 0911-742-386 幸世陽
注意事項/部落裡難免有蚊蟲叮咬,可 隨行準備防叮咬噴霧劑與止癢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