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只開到傍晚六點 是為了和家人吃晚飯

口述= Scott(THE FACTORY 店主)
撰文.攝影=陳昭恩

 

56
THE FACTORY by mojocoffee,店內裝潢維持一貫大片玻璃採光與兩層樓高的書架,二樓增加Lab 工作室。店內使用的咖啡豆都是自家烘焙完成,生豆直接與咖啡農購買,不經過盤商,利益直接回饋給消費者。

2003年我在大業路經營第一家mojo coffee,2008年在五權西路開了第二家店,2011年因為大業店租約到期,決定搬到精誠商圈。在大業路那八年,會有上班族熟門熟路的買外帶,路口大樓裡的科技公司常叫外送咖啡去辦公室,有時候甚至整個部門帶來這裡開會,中午他們外出吃完飯,又一票人坐進來休息一下。附近還有好幾家髮廊,去做頭髮的太太們會先來喝咖啡。當我們進了新豆子剛烘好或新來的吧台手試煮咖啡,就端去讓左鄰右舍幫忙試喝,我們跟鄰居們往來的時光非常美好。

五期裡的藝文咖啡館與風格小店聚集,在台中很有影響力,雖稱不上是一級戰區商圈,至少還排行在前三名,這區有很獨特的生活氣氛,早期住進來的居民,普遍是中產階級以上,加上一些派駐在台中工作的外國人眷屬形成的小聚落,有一定的消費力對生活品質有所要求,有幾位先生固定會帶書報來這看,有幾位金髮老外特別喜歡坐在戶外座位,也時常有客人坐上吧台前跟我聊點在家沖咖啡的事情,靠窗的座位上學生樣的客人或坐或靠在聊天,不過前陣子那區的座椅被劇團借去當道具了,現在暫時擺個方便閱讀的桌椅,也行。

除了烘豆子的空間外,我特地在二樓的工作室弄個點心廚房讓太太做糕點,有回我們在國外旅行吃到比利時鬆餅,發現作法容易口感特殊,回國後請太太設計配方後就在店裡賣,客人來現點現烤,有時候烤到屋子裡香噴噴的,也很有成就感。以前留學時在紐約常喝冷泡咖啡,現在夏天挺適合消暑的,前幾天,太太用義式咖啡搭冰淇淋跟一些手作餅乾弄了個甜點,弄一弄吃起來很過癮,反正自己的店又有自己的廚房跟放心的食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很隨機的。

現在的營業時間只到晚上六點, 其實經營咖啡館八年以後,回想起來還真的錯過不少事情,尤其是少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弄個更大的店不是要自己的生活更忙,而是要變得更好才是。現在慢慢上了軌道, 同事們都能早點下班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也可以跟家人好好吃飯,也更有時間帶女兒出門拍照玩底片相機,更何況現在太太加入團隊後,我們能聊的東西更多,多留點時間也是應該的。▍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