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Living the Dual Life of a Dreamer
平彥寧. 餐廳外場+廚師・無垢劇場舞者
宜蘭南澳泰雅族人,臺藝大舞蹈科畢業。無垢舞蹈劇場團員,同時具備專業舞者、表演和肢體訓練老師,以及餐飲服務人員多重身分。從小到大的偶像是劉德華。
撰文=駱亭伶
攝影=張界聰

曾經有點傻氣地去問舞團的林麗珍老師,「我有沒有機會讓觀眾為我哭泣?」她驚訝地看著我說:「彥寧啊,有些事情不能強求,只要盡力就好,盡全力就是真,有遺憾也是最美的。」
19歲高中畢業等當兵的那一年,我開始在餐廳打工;在大一升大二時加入了無垢舞蹈劇場,成為一名專業舞者。十多年來,我在餐廳、排練場與舞臺間來回切換,也歷練成長。舞者與餐飲服務兩種看似完全不同的平行時空,卻支撐著生活,也支撐我的夢想。
對於舞蹈,曾經每天一睜眼就想逃。我不是從小學舞出身,是進入戲曲學校才接觸肢體訓練。不管是雜耍或翻滾都難不倒我,但碰到舞蹈課就絕對翹課。或許是老天要我這輩子好好學習,幾經輾轉,重考進了舞蹈系,逐漸發現自己在舞蹈上的企圖心,經學校老師推薦,通過甄選,進入了舞團。
在《無垢》裡學習的不只是舞蹈,林老師定義一個舞者不是舞臺上的明星,而是一個生活的實踐者,從髮飾服裝道具的清潔管理,到團員合作包容的態度,每個環節都是基本訓練。跟老師一起工作最過癮的是「不能假」,她不會放棄我的任何一個時刻,往往一個簡單的指令動作,可以試上一整天,「一定要盡全力地給」才能激盪出最好的創作。
其實我的身體不夠柔軟,很多舞蹈動作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常常在舞臺最後發出的嘶吼是因為極端劇痛,必須透過聲音發洩出來。聽起來有點殘酷,老師卻說味道對了,意外找到自己的詮釋方式。一路上因為信任老師,才能夠走
到現在,在過程中也開始學習信任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跟著舞團一直走下去。
為了堅持對舞蹈的熱情,餐廳工作維持我經濟上的平衡穩定。工作的日式義大利麵餐廳,老闆和老闆娘是十幾歲打工就認識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支持,讓我的工作時間更彈性,平常是Part-Time,在早上團練和教課後,下午到餐廳工作;每當舞團進入密集工作期就會請長假。而在公演結束到下次集訓的空窗期,又會再度回復全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