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彥寧】在餐廳、排練場與舞臺間修練成長 只求不留遺憾

Cover story   Living the Dual Life of a Dreamer

平彥寧.  餐廳外場廚師・無垢劇場舞者
宜蘭南澳泰雅族人,臺藝大舞蹈科畢業。無垢舞蹈劇場團員,同時具備專業舞者、表演和肢體訓練老師,以及餐飲服務人員多重身分。從小到大的偶像是劉德華。

撰文=駱亭伶 
攝影=張界聰

「我希望有一天能將餐廳裡的流動,像是翻炒義大利麵的動作融合在舞蹈裡,因為這是一直在我生命裡不斷重複的風景。」—平彥寧
「我希望有一天能將餐廳裡的流動,像是翻炒義大利麵的動作融合在舞蹈裡,因為這是一直在我生命裡不斷重複的風景。」—平彥寧

曾經有點傻氣地去問舞團的林麗珍老師,「我有沒有機會讓觀眾為我哭泣?」她驚訝地看著我說:「彥寧啊,有些事情不能強求,只要盡力就好,盡全力就是真,有遺憾也是最美的。」

19歲高中畢業等當兵的那一年,我開始在餐廳打工;在大一升大二時加入了無垢舞蹈劇場,成為一名專業舞者。十多年來,我在餐廳、排練場與舞臺間來回切換,也歷練成長。舞者與餐飲服務兩種看似完全不同的平行時空,卻支撐著生活,也支撐我的夢想。

對於舞蹈,曾經每天一睜眼就想逃。我不是從小學舞出身,是進入戲曲學校才接觸肢體訓練。不管是雜耍或翻滾都難不倒我,但碰到舞蹈課就絕對翹課。或許是老天要我這輩子好好學習,幾經輾轉,重考進了舞蹈系,逐漸發現自己在舞蹈上的企圖心,經學校老師推薦,通過甄選,進入了舞團。

在《無垢》裡學習的不只是舞蹈,林老師定義一個舞者不是舞臺上的明星,而是一個生活的實踐者,從髮飾服裝道具的清潔管理,到團員合作包容的態度,每個環節都是基本訓練。跟老師一起工作最過癮的是「不能假」,她不會放棄我的任何一個時刻,往往一個簡單的指令動作,可以試上一整天,「一定要盡全力地給」才能激盪出最好的創作。

其實我的身體不夠柔軟,很多舞蹈動作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常常在舞臺最後發出的嘶吼是因為極端劇痛,必須透過聲音發洩出來。聽起來有點殘酷,老師卻說味道對了,意外找到自己的詮釋方式。一路上因為信任老師,才能夠走

到現在,在過程中也開始學習信任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跟著舞團一直走下去。

為了堅持對舞蹈的熱情,餐廳工作維持我經濟上的平衡穩定。工作的日式義大利麵餐廳,老闆和老闆娘是十幾歲打工就認識的朋友。因為他們的支持,讓我的工作時間更彈性,平常是Part-Time,在早上團練和教課後,下午到餐廳工作;每當舞團進入密集工作期就會請長假。而在公演結束到下次集訓的空窗期,又會再度回復全職。

兼顧生活和夢想,非常不容易,平彥寧期許自己在每個時刻都能盡力。
兼顧生活和夢想,非常不容易,平彥寧期許自己在每個時刻都能盡力。

其實餐廳的人力很吃緊,每次我必須請假離開時,都不免被老闆娘削一頓,但她還是會說:「有夢想就去,只是不知道你還可以撐多久。這裡的門永遠會為你而開,有什麼需要就回來。」

但在餐廳工作對我來說不是過渡期,在生活中 我很隨興,唯有在實做中,才會激發企圖心, 總想盡全力讓客人享受愉悅的用餐經驗。我發現在外場工作,讓組織調配能力變強,每個流程該做什麼,缺了哪個環節都能按部就班處理,不會慌張;還有口條和膽量都變得比較好,敢跟廠商要求。這些年在職場上較能同理別人, 競爭心降低,我想是因為接觸藝術,軟化了爭強好勝心。

最近半年,除了在外場,我重新當起學徒,跟著師父學習廚房的技術和規矩。例如該穿什麼鞋子,刀子怎麼拿,砧板要怎麼清潔,重新歸 零的經驗,也提醒著我在舞蹈中必須找回初心,不能疲掉。用刀其實跟跳舞很像,一不留神就會傷到自己,同樣的眉角就是要非常非常專注。工夫都在自己手上,是時間磨出來的,或許有一天舞跳不動,也不能教舞了,我還能夠靠手藝吃飯。

從事服務業這麼長的時間,已經在我心底生根, 我希望有一天能將餐廳裡的流動,像是廚房切 東西的手法、翻炒 Spaghetti(義大利麵)的動作融合在舞蹈裡,因為這是一直在我生命裡不斷重複的風景。

我的心中一直有個畫面,在有一些基礎後可以回到部落,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教舞蹈、表演, 開工作坊。或許蓋個小木屋,有一個大庭院, 用撿來的漂流木,拼成一個餐桌,老人家、小 朋友和學員坐在一起,就像我第一次跳舞其實是跟著村中的長老一起,那是回頭重新深耕自己文化的時候。

和 Nagomi Pasta
電話.(02)- 2725-1151

地址.臺北市逸仙路 50 巷 20 號 1 樓

FB.和 Nagomi Pasta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