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Night Eating
口述=Ajin
「二日休憩計劃」店鋪負責人、圖像設計師,嗜品嘗真材實料的美食。經營生活品牌「有些材料 Room Gallery」。

夜食對我而言是一天結束後的休息時光。我在永和經營了間小店「二日休憩計劃」,每個月至少會選擇一個週末舉辦不同的活動、展覽;有次為了準備關於食物的主題,在前一天晚上邀請住附近的朋友來幫我試菜,算是一場行前夜食,朋友們輪流播放各自喜愛的音樂,在「後搖」緩慢通透的旋律中,大家隨性聊天、品嚐料理,酸甜的醋漬番茄、香氣四溢的三杯杏鮑菇、十足夠味的酸白菜炒肉絲,任憑味蕾與歡笑聲在夜幕中激盪著。
平常店鋪打烊後,除了在家自己煮來吃,我也習慣去一些讓我能真正放鬆的店家用餐。「Think cafe」是少數在星期一也有開的咖啡店,因為朋友的推薦而來到這裡,工作開會與回家時總會經過忠孝復興捷運站,來了一次,就走不了了。這裡是繁忙生活中短暫沉澱自我的中繼站,我在此創作、寫稿,又或者是放空、看漫畫,現在一週至少會來三次,都快變成自己家的客廳了。
晚上六點半,先點杯咖啡,邊工作邊喝咖啡,當事情做久了臉開始臭,老闆Ken 就知道我肚子餓了,便對我比個手勢,給我吃些東西,有時是在吐司上頭抹些醬料,放進烤箱的簡單家常菜;有時是老闆即將要研發的新料理,像這道「鹹的牛肉帕里尼」,就是原本不在菜單中的食物,因為這場「餵食秀」,漸漸成為正式料理。鹹的牛肉帕里尼裡面是青醬,吃起來很溫潤,有種被撫慰的感覺,而且又很方便,在工作時能隨手拿起來吃,帕里尼變成是一種當我在工作中乏了,可以短暫休息的記憶。
晚餐後習慣來道甜點,Think cafe 的提拉米蘇口感香溢,讓我想起哥哥做的提拉米蘇,記憶裡手指餅乾浸入香甜滑順的餡料裡,比例拿捏得當,是我很想念的味道。現在他在上海工作,一年只回來兩次,見面的時間少了,也很難吃到他親手做的料理,所以到許多地方,我總不自覺地尋找這道甜點。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愛」吧,因為是很用心做出這些料理給家人吃,吃的人也能感受這份食物傳遞出的情感。
夜裡,總是固定坐在角落位置工作的我,看著各 種不同人來到這裡,上班族會在工作的空檔來喝杯咖啡;情侶在沙發點了份食物互相分享;研究所的學生埋首寫論文、看書。有天發現一位研究生正在看《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這本書,因而開啟了話題,裡頭談到對於工作的一些反思,之後我們在這裡遇見,會偶爾分享彼此的近況或交換資訊。
常坐在吧檯的甜點師李仕柏和老闆 Ken 是好朋 友,我們常聊到甜點料理,最近還有和幾位餐飲業的朋友研究如何把三明治做得美味。在此處很容易驚喜地巧遇老朋友,喝著以琴酒為基底,加入葡萄、蘇打水的清爽「Think 特調」,與朋友聊天敘敘舊,微醺之際,分享一些彼此的近況與面臨的問題。
在這裡大家總會不約而同地放低音量,雖身處鬧區,卻有種寧靜的氛圍,我覺得在外夜食就是一 個「陪伴」的角色,如同樂譜中的休止符,每當感到煩躁或疲憊時,在這裡都能找到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