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法殖民風格的空中樓閣

Cover story    Go Upstairs

撰文.攝影=劉冠吟
小日子發行人。過去 30 年的人生在媒體、金融、行銷、公關、科技相關等族繁不及備載的產業工作過。興趣廣泛,好吃好辯,喜歡各種不同的嘗試,喜歡停不下來的人生,現在在小日子跟大家一起認真過生活。

安靜的店內正對著十字路口,窗內窗外彷彿兩個世界。
安靜的店內正對著十字路口,窗內窗外彷彿兩個世界。

旅行及工作加起來,幾年間往返越南的次數不下十次,見證著當地劇烈的變化;錢來了、樓高了、人多了,各城市間的文化表現力更活絡。臺灣人對於鄰近的日本、韓國極有興趣,對同樣也是鄰居的越南卻相對冷漠,殊不知這個臺灣人眼中荒漠般的地點,卻巧妙地融合歐亞的衝突風格而處處鮮活有趣。

胡志明市是法國殖民90幾年間最主要的都市,貫穿全市放射狀的林蔭大道,隨處可見保有陽臺的歐式建築,保留著法國都市設計的特色。近幾年隨著越南開放,建築物的一樓幾乎全被知名的跨國連鎖企業給佔據,往上面樓層走,才能窺見混血風情的精髓。

聖母院附近的「La Fenetre Soleil」位於法式老建築的二樓,跟一般低調的樓上鋪一樣,很容易就錯過入口,尤其它的一樓三角窗店面是個風風光光的外資咖啡館,更容易忽略安安靜靜的二樓。循著立牌往上走,踏上發出吱吱嘎嘎、沒有燈泡的老舊樓梯,再穿過黑白相間地板的長廊,推開厚重的大門,這才算到了店內。

「La Fenetre Soleil」法文的意思是「窗外陽光」,正是店內情景的寫照,長長的走道沿著整排面街大邊窗擺放座位,每個位置都能吸取充分的陽光。仔細端詳,不成對的桌子跟椅子似乎各自訴說著歷史,沙發有沙發的來歷,單人座椅有座椅的故事,斑駁的椅背、把手、地面,都流露不加掩飾的滄桑感。

挑高的室內,掛著華麗的水晶吊燈,咖啡廳的正中間,是白色的立式大鋼琴。相對於室內保留法國殖民後華麗蒼涼的風格,望向窗外,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致。正對著中心商業區繁忙的十字路口,La Fenetre Soleil 是漂浮在空中樓閣,以沉默的姿態俯瞰著車陣人流。

胡志明市川流不息的車陣令人目瞪口呆,且噪音四面環繞,走在路上不小心還可能被撞到。但到了樓上,距離造成意外的美感,再怎樣龐大的車陣也瞬間化為行動藝術。由上往下看,騎士們前進、後退、同時發動,像是一種排舞,也像鬥牛群,只是這種陣式混合了人跟機械的合作,在生理與物理間取得極巧妙的平衡。

推開了La Fenetre Soleil,就像進到法國殖民時期的時空,窗內窗外分隔兩個世界;上到二樓,則改變了對整個市景的觀看態度,地面空中兩個世界,落寞的華麗對照奔騰的現代,寧靜的樓上與喧囂的車流,這是到了二樓獨有的錯置感。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