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山川河谷 每一次都是絕妙體驗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在臺東 高空俯瞰世界

口述=Dahi
臺灣第一位原住民熱氣球飛行員,自認為是當代布農族「獵人」,只不過獵場在天空,不侷限於傳統框架。擁有一身好木工技藝,更愛做麵包給孩子吃。

撰文=葉思吟
攝影=陳志華、Dahi

熱氣球飛行員需要練就處變不驚的孤獨與自如。
熱氣球飛行員需要練就處變不驚的孤獨與自如。

回想當初主辦單位問我:「想要成為熱氣球飛行員嗎?」內心雀躍沸騰不已的我,難以置信有一天夢想真能夠實現。

雖是夢想,不如說是一場「豪賭」的開始。擁有參與熱氣球飛行員受訓的資格,並不代表就能完成訓練,加上訓練課程的費用,雖有官方部份補助,還需70萬的自備款,對於當時的我和家庭無疑要傾盡所有。回頭想想,當時還真是做了一個「豪賭」的決定。

在美國的密集訓練,是一段體能與心理素質的淬鍊過程。一方面要面對教練魔鬼般的要求,進行早晨的飛行操練;一方面則需要在短時間之內提升專業的英語能力,上完課之後,晚上回到宿舍重聽課堂錄音,邊查字典邊請教同學正確的字義與概念,深怕只要有一點點的誤解,就會造成飛行中的疏失。

至今仍念念不忘教練的耳提面命,尤其他秉持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在錯誤中學習」,例如遇到強風或找不到降落點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去應對,當然,這也是熱氣球的特性使然。作為一位飛行員,每一次升空所面對的氣候、自然環境與人文處境均不相同,如何在完備的專業技能之外,隨時保持機靈的反應與處變不驚的態度,可說是作為飛行員最重要的特質。

一旦拿到熱氣球飛行員的商業執照,能夠飛的地方不限於臺灣,全世界都能從業。當然,回到故鄉臺東是首選,畢竟當初也是從這裡出發。這幾年我與夥伴,在企業與臺東市政府大力扶助之下,從無到有,將臺東的 熱氣球活動一步步建立起來,引領休閒新風潮,重塑地方形象,更代表臺灣前進國際熱氣球交流活動,成為國民外交的亮麗使者。

 

我和夥伴們很幸運,在每年淡季的時候,輪 流飛到世界各國去比賽或觀摩,與各地熱氣球愛好者與選手切磋技能,共同成長。我常說:「熱氣球是一個分享的活動。」,因為全世界投入這個領域的人數不多,能夠齊聚 討論彌足珍貴。如果人在國內,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除了輪替飛行任務之外,依照個人特質,各司其職,定期聚會交換飛行心得,提出疑問共同解決。

熱氣球飛行工作,看似華麗,實屬高風險。 尤其相較於其他類型的飛行器,熱氣球飛行員所肩負的責任特別重。每一次的飛行均由 一位飛行員單獨完成,從燃料補充、器具整備,乃至於載客升空、燃機調控、起落判 讀、導覽講解、危機處理等,一趟約兩小時的飛行,要在過程中獨自承擔旅客的安全, 無法容許些許不慎,絕非外表看來那般寫意輕鬆。

不過,正因為高度緊張的作業,飛行員更需練就輕鬆自如的態度,才能因應與適度撫平乘客的焦慮,在三米高的天空上,忽然有乘客要求要上廁所,這時候,就得仰賴飛行員的機智反應了!

然而,回顧這一路,心存無限感激,總認為是收到許多人的愛,才能完成夢想。尤其能在家鄉推動這項活動,在空中俯瞰臺東,觀賞其他人看不到的美麗風光,格外享受在天上安靜飛翔時刻,讚嘆奇異恩典。

熱氣球的飛行路線,其實暗藏飛行員的個人特質,我特別享受穿過雲霧的奧妙時刻,著迷水平飛行親近壯闊山河、撫觸金黃稻田, 或者在萬籟俱寂中,等待黎明,欣賞第一道曙光從太平洋升起。每一次飛行,都由衷感 恩自己如此幸運。▍

天際航空 臺東縣鹿野鄉中華路三段399號 08-955-2233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