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歡的牙膏 與自己親密互動

 

一種嗜好 好看的牙膏開始一天

撰文攝影=許育華

歐洲台灣兩邊跑的自由撰稿人,也是資深雜誌人,專攻設計、旅行、美食、生活風格領域,現在住在柏林。

 

牙膏
這幾條牙膏是我的日常生活之選。

 

在清潔沐浴這件每日之事上,我最在乎的是刷牙,比起卸妝、洗髮、淋浴還講究些,原因出自牙齒向來不健康而養成的好習慣。不過老實說,即便如此重視潔牙,我的牙齒並沒有從此就身強體壯硬朗潔白,醫生解釋牙齒健康與基因有關,未必好好刷牙就保證齲齒遠離。是啊,我就認識經常不刷牙卻一顆蛀牙也沒有的美齒先生美齒小姐呢。

在乎刷牙還有一個重要理由:這是讓我感覺更獨特、更私密與自己互動的一種日常生活時刻與選擇,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專心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感受自己。

然而,看看超市與藥妝店架上牙膏的選擇就知道了,「重視口腔清潔」這話題在台灣似乎不是主流,洗面乳洗髮精的選項要比牙膏多得多,關心面子問題大於牙齒問題。可是我總想,用在嘴巴裡的東西,不是要比用在皮膚上的來得更「親密」嗎?有人更說,我們一天開始吃進的第一口東西,不是早餐而是牙膏⋯⋯於是,使用不同口味、不同功效、 來自不同地方的牙膏,甚至搭配不同牙刷,是我每次刷牙三、四分鐘時的享受,一種與自己短短相處的小幸福,跟品嘗一顆精緻糖果、巧克力、小點心的心情是差不多的。

選擇牙膏有些很個人的基本標準,這似乎也能當作「一個愛牙膏者的心得分享」,像是:市場主流的薄荷口味不是我的首選,最害怕一些過度添加的牙膏,在幾分鐘刷牙時間把口腔創造得彷彿是剛誤食辣椒般的刺激 辛辣,舌頭發麻,偏偏這種牙膏頗是多數。

我喜歡小包裝多於「家庭號」,浴室架上總擺著四、五條牙膏,多種「口味」變換的意思與女孩們同時擁有幾罐香水差不多,隨心情與需求更換味道,想要清新感就來點天然香草配方,覺得火氣有點大則換上保護牙齦功效的,或者睡前使用美白型企圖淡化一日過後、咖啡與茶留在牙齒上的顏色;我也在乎牙膏外包裝,與所有物件道理相同,美感豈能捨略?一只好看的牙膏讓人好心情打開一日也結束一日,就算是專業醫藥型的牙膏,也有不冰冷無趣又簡潔的好設計。

日本有個叫作Margaret Josefin的牙膏牌子很有意思,它有著小小的素雅白色包裝,一字排開有幾十種口味,從薰衣草、可樂、抹茶、白桃到印度咖哩⋯⋯我覺得這是打破習以為常經驗、將創意與想像力、放進生活中基本日用品上的絕佳例子,雖然我不見得會用咖哩牙膏來清潔剛吃過咖哩的口腔,但這麼天馬行空又不「玩過頭」的牙膏,的確能帶來些生活中的會心一笑。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20期  料理的風景)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