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 年長的街有了新的樂趣
撰文・攝影=王慧雲
長居台北的高雄人,做過記者、編輯、譯者,目前自由接案。
玩心很重,喜歡多工整合,具有「易受革命家感召」的體質。

先來做個小調查,上次你去迪化街是什麼時候?
如果是二、三年前,除了城隍廟、永樂市場一帶靠著幾家中藥材行、老字號小吃勉強撐起街區的些許熱絡外,民生西路以北,也就是當地人慣稱的中街、北街,深鎖大門待租的店面看起來比有生意可做的要多。
那陣子,自行車熱潮席捲全台,臨水岸車道不遠的大稻埕一帶,外客不是來拜月老就是來騎鐵馬,南街(民生西路以南)的民樂旗魚米粉、綠豆杏仁露、萊爾富超商正是重要補給站,只有莊雅惠中醫診所(已遷至中街新址)門前常有等待看診抓藥的人龍。這兩年,隨著搭上「大稻埕歷史特定專用區都市計畫案」列車的屋主陸續裝修完畢,加上台北市都更處在此成立了幾處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積極推動當地的街廓活化,吸引許多外來的文創工作者進駐,讓這原本風華不再的百年老街區仿若回春,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也帶出不少新的驚喜。即便尋常週末,附近停車空間也常一位難求。
這裡的作息跟一般商業街區不大一樣,早上六點,買菜、吃早點的先來報到,八點左右,南北貨的小發財車已陸續上下貨完畢,老闆娘盈盈笑臉準備招呼人客。若是中午時分才來,永樂市場內的林合發油飯當然買不到,想來碗旗魚米粉的運氣不能太糟。下午五、六點,有人忙著結帳、有人急著打掃,這時才來逛的,只好改天請早。這裡的人情也是別處體會不到,問路、借廁所、純抬槓,世代經商的老闆們都微笑說好,聊開了,祖傳祕方也不怕讓你知道。
城隍廟香火興盛依舊,附近陸續開了展售精緻生活陶藝品、二樓並設有茗茶空間的「民藝埕」,以及斜對角不遠處兼營咖啡座、文創商品的姐妹店「小藝埕」。44 號的三角窗樓房原本是家食品行,如今改由「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經營,一樓的「大稻埕故事工坊」可以看到不少老街的歷史資料。71 號是開業一百三十多年的乾元中藥行,第三代接手的老店依舊堅持用料,就算身強體壯,也可以進來逛逛,獨家配方的首烏人參藥膳包,湯頭喝起來就是特別好。往北過了民生西路的「中街」一帶,是大稻埕最早發跡的巷道,一幢幢巴洛克式建築彼此較勁般的讓人目不暇給,店家以南北貨、雜糧批發居多。127 號的原屋主許先生將所有權捐給台北市政府,目前由淡江建築系管理使用,保留原始屋況,名之為「URS127公店」,是台北市首宗對外開放的歷史街屋,做為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的空間,也讓大眾一窺閩南式洋樓的原貌。相隔不遠的133 號是家頂級廚具門市,老闆劉先生經營西班牙進口廚具多年,眼光獨具,相中老宅邸的寬敞大器,遂將原在大安區精華地段的店面遷來。閩式老宅與歐洲廚具的組合,一點也不突兀,反倒更顯經典有味。
穿過歸綏街,建築風格明顯比南邊平實,縱深也特別長,各式竹器農具、油行米店都聚集於此。155 號是幢傳統的二進三層樓建築,已從雜糧行變身為文創據點「URS155」,創意市集出身的CAMPOBAG 正進駐在此。負責人小麥是位年輕正妹,經營理念卻相當成熟。屋內有面「創意牽紅線」展示牆,用紅線將藝術工作者的創作作品與名片交互連結,象徵串起人與人的關聯。此外,還邀集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創作、定期舉辦免費的講座及迪化街導覽活動。小麥說,「希望打造一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讓創作者與街坊在此共同創作與生活。」斜對角有個「媽媽家咖啡」,原本就是專賣糖類跟雜糧的大盤商,旅法多年的老闆將店面一角交給外甥女兼營咖啡吧,原料新鮮,味道自然不錯。

很多人或許聽過,台灣茶在清代就已享譽國際,而大稻埕正是加工集散中心。為了應付英美等國的龐大需求,德記、怡和等五大洋行都紛紛來此設立分公司。文史學家莊永明在《台北老街》一書中指出,日本治台時期,大稻埕共有252 家茶行,數量相當驚人,若說「台灣的茶鄉歲月是大稻埕締造的」也一點不為過。如今,這一帶茶行寥寥可數。倒是最近有位鶯歌來的呂禮臻先生,租下林五湖老宅的第一進(156 號),開了間「臻味茶苑」。就算不為喝茶,也別錯過這間建於1851 年的林家祖厝──迪化街唯一現況良好、格局完整的清宅。已傳至第五代林家子孫,每逢「拜公媽」的日子必定齊聚祭祖,每月的第二、第四週週六上午還排班為大眾導覽。
才剛掛上招牌的184 號已經吸引不少目光,「簡單喜悅」將於12 月初正式開幕。老闆林姓夫婦經營禮品工廠多年,加上美術系出身的林太太長年累積的人脈,計畫在此營造出一個強調手感、手作,兼具體驗與展示的空間。其中,一樓門市將陳列展售台灣工藝界大師們的作品,包括天染工坊的植物染織品、漆器等,以及來自具公平交易性質的藝品,第二進則是烘焙教室。二樓規劃成實作教室,未來計畫推出皮革製作、編織、拼布等課程。走這裡如果還不累,附近的百年竹店、農具店也值得一逛,在百貨公司動輒上千的編織提籃或草帽,這裡只要兩百元,照樣有型有款。靠近台北橋,順便再拎幾包江記華隆的肉乾肉紙,或是李亭香咖哩肉餅回家。
一條已經沒落的老街,峰迴路轉,又重新甦活了起來。有古有今、新舊交融,常民生活完整保留。趁著涼爽,不妨全家起早,來趟迪化街小旅行,收穫肯定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