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星球空間登陸了
撰文=于樵
攝影=陳志華、Planett提供

從街頭上看過去,外表彷似廢棄的工作廠房,找不到電鈴,環顧四周,才發現入門口在側邊。這附近住家窗格子設計精美,每一戶都各具巧思,讓人忍不住按了幾張快門。
還在讚嘆過去老房子的精巧時,踏上一樓樓梯之際,就覺得這裡有些酷,看起來是個性獨特的聚集場所。原未規劃在拜訪行程裡的,但,何不當作冒險試試看吧 ! 既然將探索空間取名「星球」,感覺前方應該有些蠻荒、隨時會出現不明物體。
「星球」主人陳禹安進駐此空間已有兩年多,設計相關科系畢業後,只想「做喜歡和有趣的事情」,恰巧朋友家人所屬的這棟大樓,由於產業外移,閒置已有段時間,憑著初生之犢的勇氣,馬上租下作為創作連結平台,加上國外Coworking Space啟發,逐漸實現在臺南搭建全新工作室的概念。
歷經約三個月籌備與整修,創作概念發想自Alien(外星人、邊緣、與眾不同)的共同工作空間,從無到有,集結各方創作人才。因為經費有限,空間設計採取「有效率、能讓光線進來」的大原則,角落裡的佈置都是創作結果,也許不符合傳統對設計師工作室的想像,卻充滿驚喜。
「生活中什麼都是設計」,目前營運業務遠大於創作時間的陳禹安,面對自己角色變化與不得不的任務,倒是別有一番開釋。強調「營運就是一種設計」,當初開始建立這平台時,印象中臺灣仍未有類似空間出現。因 此,「我想創造一個新地方」,一個能夠超越當下侷限,能贏過現在狀態的新時空。
作為第一批墾荒「星球」,並且停留至今的元老,陳禹安回首來時路,難免有許多難以 啟齒的辛酸史。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在地創 作者,有專心賣好油的、做甜點的,以及來 自各國藝術家進駐後,這處女地顯得生氣勃 勃,四周總能見到幾個人聚在一起討論。每 週三晚餐舉辦「一人一菜」共食派對,尤其 集合來自各領域創作者,甚至「正在找自 己」的朋友。如今「星球」培養出多樣性生 物族群,只要來了,總能產生新連結,形塑 出各種靈感「變體」。
試想一群創作者聚在一起,善用各自設計天賦,嘗試創造出比現在更好的環境,在主流現實社會之外,談論著夢想,思索著人生哲學,以及關於設計的種種可能,豈非傳統 「烏托邦」的縮影?▍
星球空間 臺南市南區福吉路64號3樓 planet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