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誌 《Monocle》推薦必讀
撰文=謝雨珊
台北人,曾在紐約擔任藝術雜誌編輯與時裝網站記者,對於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媒介感到由衷的興趣。

手機、平板電腦逐漸成了許多人閱讀的工具,因此不少紙本雜誌面臨生存挑戰或是陸續轉向往電子雜誌發展。
但在東歐波蘭的首都華沙,有一群人反其道而行,試著創造紙本雜誌新的可能。 2012年,這群人在網路世界裡孵育一本探索設計本質的雜誌;2013年秋天,這本虛擬雜誌在實體世界中再次誕生,名為《Thisispaper》。創刊號一出就受到英國雜誌《Monocle》評選為必讀雜誌。
「Thisispaper」其實是一間設計工作室,以創辦人Alexander Zakharov為首的五人團隊,致力發掘全球有趣的設計創作。原生於網路的《Thisispaper》以大量圖片搭配精簡文字來呈現設計的不同樣貌。兩年過去,編輯團隊發覺,有些故事得用更多文字才能傳達精髓,而且必須是手可觸及的實際形體 ──以便隨時翻閱、獲取靈感或重新思考的動力。主編之一Irma Kubisty就曾說:「紙本是獻給不趕時間的人。」
創刊號邀請來自英國、荷蘭、俄國、義大利的九位創意人為自己發聲。專精建築、家具、室內設計、工藝產品、時裝、攝影與繪畫各領域的他們,揭露自己為何而設計,並如何將想像化為現實。
幾個月前,Thisispaper開始設計並縫製自己 的紡織產品,如帆布背包、毛巾、拖鞋,搭 配由波蘭工匠打造的木作物件與烹飪器具, 如蜂蜜杓、砧板,共同販售。
這些手作物件,以及孕育自數位浪潮、透過紙張重生於現實的《Thisispaper》,記錄 了當代設計的軌跡。即便滑鼠一按、螢幕一 滑就能立刻獲得資訊,但唯有用手感觸物件質地、翻動書頁的瞬間,才能真正體現「慢 活」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