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黛】那一日閃閃發光的藍

北臺灣旅人日記 基隆潮境

撰文=黃小黛
臺灣散文作家。著有《在大稻埕遇見東南亞香料》《大稻埕廚房》《地方回憶錄》《散步阮台南》《家族記憶》《七種民宿的旅行》等書,合著《LIMA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 文章散見:islife2013.blogspot.tw

攝影=張界聰

 

IMG_0163

躍下公車一剎那,天正藍,陽光閃著白色芒劍,這臨海的地上是鋪著木棧板,偌大的一片海洋呀!閃閃發光,海上巨大的幾艘帆船停泊,僅有腳步與巴士交會的聲響,曬著一身光芒,心頭一震「哇!」的聲音,心神迷茫,這片白洋,這面大海,於我,是異鄉,卻也是最親近自己的地方。

人在旅行時,最容易看見自己了,中年的人生有許多值得回味,尤其在茫茫人海之中,總會了解眼中所看見的事物裡,自己或多或少扮演過怎樣的角色,我們會在異地的情境裡,敏銳地察覺到自身的卑劣、對現實的迴避,與陌生人隨和中的良善,所以說,歷練有多好,能在翻覆之中活過某些磨難與痛楚,也就表示曾經體會了相同的甜蜜與暢快,而這些隨年紀而增加的體驗,就成了旅途中映照在心上的字眼,一樣的景色,映入不同年紀的心眼,浮出的字裡行間,就成了一種自我解讀與欣喜的故事。

所以,用中年的眼睛望著這個異鄉街道,人彷彿重生,心裡的滿意油然而起,想著,該為它說些什麼呢?於是,這裡彷彿成了一處洗滌的通道,穿過一次次相異景色,對自身的淘洗,又多了一層,這將是為自我注入習題的里程,也將是探索之旅。

我們一起出發到基隆吧!

 

IMG_0219
海蝕平台,退潮時,在海面上顯現出來,人的心應該也是這樣吧!在願意攤開時會坦白起來。

「你知道為什麼叫做潮境嗎?」他深邃的眼神定在遠方。

硫磺色岩石,像橫線一條條切割在海的岸方,小小的人像鉛筆立在巨大的岩床,點綴著珠石。我們站在馬路口,隔著護欄,他緩緩吐出,「因為,漲潮時這裡便是邊境了。」

初夏的海,在遠遠的他方遙望,漲潮的經驗,我是有的──1990年後,因拍MV到澎湖,那是夏天,七月的夏天,熱到每人身上都發燙,為了迎接清晨的太陽,第一天的行程草草結束,熱愛海灘的導演選了他的祕境旅館,海邊的小屋,它獨棟豎立在沙灘上方,四根支柱垂直落下,頂起整間白木屋,踏進屋後,走到陽臺,望著底下空盪的沙灘,質疑著為何房子立在半空中,滿腹疑雲中沉沉睡去。

清晨四時,幽幽的藍光塗滿宇宙、鹹鹹的海風味道飄進房內,推窗一看,四處海水,竟溢滿陽台前,那是漲潮的初記憶,20年來,我忘不掉,卡在少女時期的瞳孔畫面,是澎湖鹹澀的青春期。

而其實我知道「潮境」是寒暖兩水團的混合區,是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那樣的地方會孳生許多浮游生物,能吸引更多洄游魚群聚集,成為蘊藏豐收的漁場。

2015年的夏天,搭上108公車在八斗子半島東側下車,沿北寧路散步,走過平浪橋,右側海邊,是漁船的出入口,一直往海面望去,深澳岬角、九份山城山海交界,海天相映,基隆山巒重疊,綠蔭青蔥,圍繞在幾公里的那端是望海巷海灣。此刻,往樓梯下方走,潮間帶綿延,人們在潮縫間探詢海底生物,數十個小家庭組成幾個聚落,嬉笑聲與發問聲此起彼落,比著「YA!」的青年,牽著手的自拍情侶,蹲在地上打鬧吱吱叫的是由老師領隊的小學生,正在潮池撈小魚撿貝殼上自然課,密密麻麻地散落在海蝕平台,就像藻床上的音符。

海岸街道旁,七彩風箏在綠野處飛得正高, 小小孩悶著鼾聲坐在娃娃車內,馬路旁是那座經過兩次遷徙的土地公廟。午後的海色, 帶著溫暖熾熱的溫度,微微波濤打在隆起的波蝕棚,海風有鹽味。

「我好喜歡這種味道。」兩道烏黑濃密眉毛 掛在額頭隨情緒起伏,臉旁一側有個小酒渦 的他,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吐納時嘴角笑了 起來,這是他的故鄉,自然是家的味道了。

刻苦的痕跡爬在他臉上,在海味之下,臉龐 的皺摺舒坦了起來,人再怎麼心酸的過去, 一旦理解了世態炎涼不僅僅侵略過自己, 也同樣臨幸在眾生之中,就能慢慢地泰然待 之。寧靜六月天,站在海流的分界,我們心 思放空,眼色中卻飽滿蕩漾。

轉過身來,平浪橋朝下看,漁船泊港在長 潭里漁港旁,幾艘漁船停在港內的「上架 所」,上架所是討海人用來保養漁船的地 方,好似漁船維修處,而船頂吊著數排剔透 明亮的大玻璃燈泡的是捕鎖管漁船,零星的 泰籍船夫在岸邊獃著,望海抽菸,白煙隨鄉 愁裊裊升起,騎摩托車販賣叭噗冰淇淋的中 年男子一身黝黑膚色,那是長期與太陽相處 的顏色,他把車子停在漁村,十幾艘船上的 泰國人往他而來,男人拿起箱子裡的甜筒餅 乾,用不繡鋼匙挖起一球冰淇淋細冰放入甜 筒中,交給這一個個身材精實的外地人,十 幾個青年吃著甜筒,臉上卻沒太多笑容,打 發了一個又一個尚未出船的苦悶日子,「要 何時才能歸鄉呢?」

以前八斗子是個島嶼,島與陸地間是一個狹 長的水道,稱為「長潭」,長潭里漁港過去 所在位置為長潭尾。這個村落正瀰漫著寂寥 氣息,一場陣雨突然落下,糊了平靜的墨綠

色水面,洗刷了熾熱的塵土,泥味被水氣噴 了起來,瀰漫於空氣中,正辦著喪事的小屋 裡依然沉靜無比,沿著山坡建築的房子陽臺 裡,幾張被雨喚出的中年人揪著眼朝陰霾的 天空看,落雨掉在海洋中滴成無數漣漪圈, 地下的人們身上也潮了,雨漸小,霎那間, 鳴聲四起,一艘艘船駛過平浪橋下狹長門 洞,往廣闊前方而去,才聚攏的心情又被拉 出去,水波漸漸消失,陽光又灑了下來,鄉 間又安靜了。

海水漸漸漲起淹沒剛才人群聚集的潮間帶, 海水掩蓋初露之處,已有海浪飛沫飄上岸, 潮水的漲落差好大,狹扁的海蝕平臺慢慢沉 入海中,薄霧起,潮境之處朦朧了,鋪在地 上的石花菜也溼透了。▍

基隆潮境公園
地址:基隆市北寧路369巷旁

交通:在基隆火車站搭乘「108八斗子」公車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