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那年頭,少男少女

橫死歌中,是很潮很酷的


┃馬世芳┃





男孩女孩開車約會,卻在鐵路平交道上拋錨。火車飛奔而來,兩人急忙逃了出來,女孩竟又衝回車裡,慘遭撞死。他們抬出女孩的屍體,她手裡仍緊緊握著男孩的那枚戒指。今天是女孩的葬禮,男孩看著天空,女孩已化為青春天使。那永生再也無緣的吻,如今只能想念!─1959 年《Teen Angel》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趕赴高中畢業舞會的路上,一群人堵在路中間,我停車上前。一個女孩穿著禮服,倒在地上。定睛一瞧,那是我今晚的舞伴,我的女朋友啊!我雙膝一軟跪下,眼淚噴湧而出。她還有意識,對我說:「我的戒指留給你,你是我永遠的愛。」然後斷了氣。啊,我寂寞的心,她永恆的愛!─1961年《The Prom



那是 20 世紀五、六O年代之交,戰後嬰兒潮一代在美國空前富強的時代成長,「青少年」這個概念如焉誕生:他們已非兒童、又還不是必須負擔家計的大人,儘管不事生產,不少 16 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汽車。他們進入性成熟的階段,躁動的賀爾蒙加上閒暇時間和寬裕的經濟條件,餵養出熱熱鬧鬧的娛樂文化。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和貓王(Elvis Presley),便是那一輩青少年的究極叛逆偶像。



湯米深愛蘿拉,兩人私訂終身,可湯米太窮,結不起婚。湯米看到業餘賽車獎金足足一千美金,夠他買一只婚戒,便義無反顧奔赴賽場,事先打電話給蘿拉的母親,託她告訴蘿拉:我愛她,我今天會遲到,等我。湯米是最年輕的車手,大家歡聲加油,然而他的車半路失控,翻覆起火。他們救出垂危的湯米,他使盡力氣說出遺言:「告訴蘿拉,我愛她……」。─1960 年《Tell Laura I Love Her》



或許是當年一連串意外車禍、空難、兇死的年輕明星,為娛樂圈罩上了一道惘惘的陰影:1955 年,迪恩飆車身亡。1959 年,搖滾歌手 Buddy Holly、Ritchie Valens 和 Big Bopper 墜機身亡,1960 年,搖滾歌手 Eddie Cochran 車禍身亡。那些歌裡橫死的主角,彷彿也參考了那些偶像的死法。



我要娶她,那位黑檀色眼睛的女孩。她今天搭飛機來找我,我約好了牧師,她一到,我們就去機場對面的教堂成親。等啊等,飛機誤點了。百無聊賴望著窗外,控制塔的燈掃過天際,彷彿也在尋覓我的情人呢。此時廣播響起:「1203班機旅客的親人朋友,請立即到對街的教堂報到。」啊,那黑檀色的夜空,竟帶走了我黑檀色眼睛的女孩!我們打算成親的教堂,卻成了訣別的現場……。─1961年《Ebony Eyes



為什麼當時青少年愛聽這些慘烈的歌?其實西方民謠的敘事曲(Ballad)傳統,早在留聲機發明之前三百年,就不斷唱著命運悲慘多舛的戀愛故事,還有一樁樁離奇曲折的凶殺、情殺、仇殺情節。灑狗血的凶死故事,向來都是大受歡迎的題目。到了 20 世紀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把青少年情歌和橫死的悲劇揉在一起,這重鹹的調味,肯定更能吸引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



我到河畔那棵樹下的老地方赴約,寶貝卻失約了,只見她的手套擺在地上,附著一封信,寫道:「親愛的,我做了對不起你的事,現在你自由了,我不能帶著這樣的罪惡活下去,不能繼續撒謊,說那個男的只是普通朋友……。」啊,泥沙滾滾的河面,映出一張滿眼淚水寂寞的臉,口裡喃喃著禱詞,手裡抓著一雙手套……河啊,河啊,你帶走了我的寶貝……。─1961 年《Moody River》



也有人主張:死亡是當時青少年心目中對討厭的大人世界的「終極反叛」,若要迅速解脫,唯有一死。然而流行歌再怎麼悲傷,也不至於誘導自殺。死亡,總得包裝在悲傷浪漫的故事裡。少男少女聽完了歌,哭一哭,厭世的情緒也就紓解了。



好姐妹都不敢相信,貝蒂竟然和那個飛車黨老大吉米在一起,可她手上分明戴著那人的戒指。貝蒂爸媽堅決反對這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傢伙,逼女兒一定要分手。貝蒂拗不過爸媽,勉為其難和男友提分手,吉米傷透了心,流著淚跨上機車,狂飆而去。很快,他在暴雨傾盆的公路打滑撞車,撒手人寰……。─1964 年《Leader of the Pack》



絕大多數的聽眾,此生大抵仍是平凡平庸地過了,並不會經歷歌裡那樣極端的情境。那一首首催淚的故事,卻讓千千萬萬初嚐成長滋味的青少年,在短短兩分半鐘的平行人生裡嚐盡了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在猶然不免壓抑的時代,那些歌唱死亡的故事,竟成了釋放苦悶的解藥。●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 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