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直直撞
電子節奏敲響往事蒙太奇


一張專輯 唱出時代青年的臺北城


用電子嘻哈唱出城市的樣子,認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與自己對話,透過音樂,與過去和解。
用電子嘻哈唱出城市的樣子,認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與自己對話,透過音樂,與過去和解。


在臺北生活近 30 年韶光,對這座城市累積的情感與回憶,不是片刻間便可傾訴完整的,所以我耗時一年半寫出《台北直直撞》這張專輯,不僅寫下臺北在我眼中的樣子,也是對過去的記錄。

求學時期我便開始寫歌,組過嘻哈饒舌團體、出過一次唱片,大學畢業後我並沒有繼續堅持音樂這條路,轉而從事工地主任;因為父親是藍領階級,小時候家境不好,看著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輪值大夜班,用勞力與汗水換取金錢,讓我覺得出社會後也應該用自己的勞力賺錢,不能任性地只想走自己的路,那些日子我倚靠更多創作去調劑工作的辛苦與疲倦,即使當時不能靠音樂糊口,我仍然戒不掉它,幸虧如此,才逐漸醞釀出這張專輯。

專輯中的歌曲大多以臺語為主,是我從小到大最熟悉的語言,有些人習慣用英文或國語詮釋嘻哈饒舌及電子音樂,但我發現用臺語創作不僅可以將故事表達得更淋漓盡致,也能讓聽的人感受到音樂獨特鮮明的個性。

我的音樂大多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創作。〈媽媽十塊〉是四歲時跟媽媽要錢買糖果要不成,便在一旁用唱的:「媽媽十塊、媽媽十塊、媽媽十塊⋯⋯」直到前陣子親戚提起這段有趣的往事,才促使我將這首歌完成;〈愛奴〉寫的則是身邊朋友反覆在每一段感情中陷落、受傷再陷落的過程,描述大都會中每個視愛情為全世界,為情所困的愛奴。



臺北直直撞
《台北直直撞》專輯耗時一半完成,巧妙地融合藍領的生活經驗。(李英宏/顏社發行)


如果說創作的本質就是不斷在每一次作品裡自我揭露與剖析,那麼〈打與罵〉這首歌寫的正是自己的童年。當時家境貧困,父母經常為了經濟問題起爭執,記得有次國小放學,我開心地坐在床緣玩手中的彈簧玩具,爸媽衝突的聲音在耳邊卻越來越清晰,我摀住耳朵卻還是失重墜入黑洞;加上他們工作繁忙,晚上需接著上大夜班。回想過去,獨自躺在床上,在半夜漆黑的房間裡,所有感官知覺變得特別敏銳,一點聲響都會使我無法入睡,這樣的夜晚讓我感到不安、害怕。

成長過程中有段時期會不自覺想傷害別人,不論是行為或是言語,才發現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人格養成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我藉由寫歌的過程不斷檢視自己,與自己對話,直到完成這首歌後,才對那段傷害別人的過往感到舒坦一點,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而後我開始努力改善家中氣氛,學習與父母親溝通,增加互動,用我的創作與音樂填補過去的遺憾與不足,釋懷心中的陰影。

過去我總是特別迷戀八、九〇年代的事物,看著導演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想像爸媽過去生活的世代,想像他們談戀愛、約會的樣子,想著他們是否相愛過?想著如果我們有錢是否會比較快樂?因為對過去美好的事物有所憧憬,所以用復古 MV 與電子節奏呈現專輯,向自己經歷過最美好的年代致敬。▍





口述 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林筑婷
 陳鴻文



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做過工地主任與 MV 製片,人生轉了幾圈後決定走自己最愛的音樂路,復古戀舊,覺得九〇年是最美好的年代,新專輯《台北直直撞》。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