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老插畫
也收藏整個時代記憶


一項收藏 臺灣紙上老插畫


20170606-IMG_8188




設計師從老插畫中 找回被遺忘的時光

曾為報紙副刊及蔡康永、侯文詠、光禹等作家書籍畫插畫的太陽臉, 擅長以壓克力、電腦繪圖等媒材創作,對於印在紙張上的老插畫特別著迷,專攻民國 70 年代以前的臺灣插畫,從尪仔標、抽當、玩具、藥包、商標廣告、課本刊物、生活用品、漫畫⋯⋯通通是他的收藏之一。

2007 年, 太陽臉將老插畫集結成冊, 出版《有趣的台灣老插畫》一書,當時的出版社華人版圖老闆是吳宗憲,總編輯是方文山,目前已絕版,二手書市也不易尋得,這些藏在紙箱裡的老插畫,一一被細細掃描收集成冊,也從中窺見從前的臺灣生活記憶。




太陽臉收藏的第一件老插畫是農民曆,1970 是他出生的那年,民國 59 年,屬狗。 他特別喜歡看農民曆,翻閱每一天,今天宜入學裁衣合帳,明天不宜開市嫁娶出行,看古老神祕的規則,跟隨太陽月亮過日子。讀平面設計的太陽臉,很著迷於這些紙張上的插畫,他經常在網拍上遊蕩,一看到好東西立刻下標,也常跑到永康街的舊貨商「昭和町」,或是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找舊貨。

這些老插畫總讓他想起從前的日子,小時候家裡開租書店,特別愛看漫畫,尤其是每週一期的《漫畫大王》,當時除了漫畫外,還有搭配該期內容的紙上玩具,如同現在的《大人的科學》雜誌般,能玩又能長知識。小時候一有零用錢,太陽臉便會往雜貨店裡跑。

兒時的《漫畫大王》早已不見蹤影,但現在太陽臉只要看到網拍上有賣,就算再貴他都會立刻下標,一邊聊著一邊拿出塑膠套裡收藏的漫畫:「我小時候《漫畫大王》一套只要臺幣十元,現在一套要三、四千元,就算價錢差這麼多,但要找到這種保存這麼好的《漫畫大王》幾乎沒有了,我一定得標下來。」

太陽臉從小就是個電視兒童,當紅的連續劇幾乎部部都看過,以前的孩子愛玩抽當,抽一次只要五角,印的是當年火紅的連續劇明星,胖玲玲、矮仔財、劉林⋯⋯,現在看見這些印有連續劇人物的抽當,更覺得特別懷念。

收藏了近二千件的老插畫,太陽臉也歸納出幾項共通點,一是圖案很直接,當時許多人不識字,插畫通常讓人一目了然,商標上鹿頭牌就畫個鹿頭,蜜柑汽水便畫顆蜜柑,有別於現代的簡約抽象;二是透視感不正確,推測是臺灣早期普遍國民所得不高,缺乏測量用具;三則色彩鮮豔,顯示純真的臺灣民風。

再者則是手寫字體,從前沒有電腦,尚未數位化的時代,仰賴手寫字體,一筆一畫寫出各種資訊;五是錯網印歪,早期的印刷技術沒有很好,常會發現印歪掉的圖案,奇怪的是這些印物還是照樣賣,非常好玩;六是圖畫受到日、美的影響,在畫風上能看見時代的轉變。

收藏老插畫 20 多年了,這些插畫無形中也牽動著太陽臉的創作,2009 年太陽臉獲得美國插畫獎入選,以獨特的臺灣復古插畫風創造自我風格,而最近出版的漫畫《當我們同在一起》,亦是受早期插畫概念影響,以四格漫畫,簡單的線條,說完一個短篇故事。

如今太陽臉結束了八年的 Soho 族生活,回到報社擔任美術編輯,每天晚睡早起,晚上十二點睡,隔日五、六點就起床,泡一杯咖啡開始工作。清晨的臺北很安靜,這是屬於太陽臉的創作時間,而上千件老插畫的收藏,也靜靜在紙箱裡陪伴著他,度過每一個創作時光。●



《當我們同在一起》男子製本所出版







文 鄭雅文
攝 李宜蓁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