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裡 自家烘豆的 咖啡老店

 

Cover Story Our Ways of Coffee

採訪・撰文=曾虹琳 攝影=陳昭旨

口述= Bonny

20 歲開始烘豆子,念研究所時決定放棄學經濟投入咖啡烘焙師的職業,待在同一間店十年,現為《咖啡實驗室Coffee Lab》店長。

 

店內空間溫暖、自在,假日提倡不供應插座電源,希望拉近人與人的互動距離。
店內空間溫暖、自在,假日提倡不供應插座電源,希望拉近人與人的互動距離。

 

咖啡實驗室開店至今已經十二年了,在台北市算是一間老店,在華山藝文特區還未成立前,就已經進駐在附近的小巷裡。我們的老闆是一位熱愛咖啡的律師,十年前還出過一本書《Espresso 義大利咖啡實驗室》,教大家沖煮Espresso 的技巧, 開一間咖啡店一直是他的夢想,店裡固定會有2、30 支精品咖啡豆,每個月還會進3 至5 支新豆,提供給客人不同國家、莊園,以及處理法的味蕾體驗。

我們還把咖啡焙度分為四種,極淺焙、淺焙、中焙、中深焙,就是希望能讓客人嚐得到每支豆子不同層次的香氣。越淺焙的豆子,越是能保留豆子原本的風味,喝得到水果或堅果味的香氣, 口感也較為清爽, 隨著溫度變化,甜度和層次會慢慢出來,可以感受到咖啡的轉度。中、深焙就是喝烘焙師的功力了,隨著微調讓味道完整,口感厚實,喝完會有餘韻回甘。

我們每兩天烘一次豆子,店裡賣的都是烘焙好7 天內的新鮮咖啡豆,長年來都有一些熟客固定來店裡買豆子,習慣買回去自己在家泡來喝。因為鄰近藝文特區,附近也有不少上班族,這幾年也多了許多年輕族群的客人。我想大多數台北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咖啡館口袋名單,咖啡要好喝是一定的,環境氣氛也要自己喜歡,每個人會選擇與自己屬性相同的咖啡館,進來我們店裡多了脫鞋的動作,也許就是這樣子更顯得放鬆自在,我們希望讓人好像進到自己家裡一樣,好好地喝一杯咖啡。▍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