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如】我家就是你家 一路用人情串起的古巴宿泊

Cover story Stay Inn

撰文.攝影=黃麗如
喜歡去有酒的地方。著有《酒途的告白》、《極南》,FB:享樂遊牧民族

 

15
骨董車是古巴街頭迷人的一景。

總想去洋溢著音樂、灑滿陽光、充斥酒精的島嶼度假。文.溫德斯鏡頭下的《樂士浮生錄》打開我造訪古巴的渴望,想穿梭在破破舊舊的巷道裡,聽著雙手爬滿皺紋的老樂手彈鋼琴或是彈吉他;那是光陰的旅行,也是時光的樂音。

三年前,古巴網路尚未開放,國際訂房網站鮮少有古巴旅店的連結,如果有,多半是貴到讓人匪夷所思。墨西哥友人Mila好心的提醒我:「去古巴千萬不要去住飯店,那裏的飯店又破又爛且貴的不合理,三星旅店是兩星品質、五星價格。」我被動輒四、五千的房價嚇壞了,立刻連上當地的民宿網casa particular,共產國度把民宿價格均一化,每一間約20 歐元且只貼一張照片,在上百張解析度很低的圖片裡,憑著運氣尋找古巴的家。

暗夜抵達哈瓦那,搭著計程車,遞給司機地址,闖進了安靜的老城區巷弄,在一個鐵欄杆的門口停歇。我按了電鈴,Veronica穿著格子睡衣來開門,客廳裡大大的老電視正播著棒球轉播。她一聽說我從臺灣來,立刻開始說:「你們的棒球很有名啊!有時候我們的青少棒會交流。」

棒球,拉近了加勒比海島嶼和臺灣海峽島嶼的距離,我們坐在搖椅上,看著七局下的球賽。接著,Veronica的先生端了茶盤出來、請我喝茶。他們倆人興奮的說:「這套茶具是我們的結婚禮物,朋友特別送我們中國作的瓷器茶具。」茶壺的嘴口其實已經破了一口,而每一個茶杯也缺了一角,這組放在臺灣可能立刻被回收的茶具,在這個哈瓦那家庭卻當作骨董般的典藏,因為它們記錄了25年的婚姻。況且,在物資來源不豐的古巴,東西是沒有使用期限的,沒有物品可以淘汰。

Veronica是我拜訪的第一個古巴的家,就這樣串起了我的古巴世界。在哈瓦那老城區的住宅區裡,這個塗著藍色油漆、院子栽植粉紅色九重葛的老平房內,Veronica將兩個房間挪來接待旅人,他們倆夫妻則住在靠廚房旁的房間。因為民宿就在小學旁,每天都可以看到穿著制服、打著藍色領巾的小男孩、小女孩排隊整齊上學去。Veronica還告訴我幾家他覺得是價格合理又好喝的酒館,他說:「你要去海明威愛去的Mojito那家也可以,只是比其他家貴三倍喔!」她把我當成家人看待, 很怕我在哈瓦那吃虧,總是告訴我省錢又好玩的玩法:喝咖啡不要進漂亮咖啡館,在「兩個世界大旅館」樓下的那一攤,站著喝才1/4美金;甘蔗汁最便宜可以多喝;雪茄不要在路邊買,到店面全部均一價又有品質保證;吃飯當然就:「回來一起吃啊!」

靠著 Veronica 指點,我的旅行指南完全不用打開。而她的家人也成了我的家人,她女兒問我要不要學跳 Salsa(騷莎),一小時三美金;她兒子問我要不要學西班牙文,一小時兩美金。這裡不只是民宿,還是古巴文化速成班。Fabio 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Mi casa es tu casa(我家就是你家)。

Veronica問:「你下一站要去哪了呢?」我說:「Trinidad」她興奮地說:「我堂妹Maria 也在千里達古城開民宿,妳去住那裏,我請她到車站接妳。」就這樣,我下一站的住所也找到了。因為 Maria 的表哥在 Vinales 亦開民宿,所以我在菸草小鎮的家也有了。就這樣一個串一 個,無須上網,強大的人際網搞定我在古巴的所有住宿。

友人下個月要去古巴,現正瀏覽 Airbnb。自從和美國關係恢復後,古巴網際網路的疆界也拓展了,許多訂房網站可以訂古巴的旅店,甚至 Airbnb 都有古巴的物件。瞄了一眼朋友給我看 那些照片拍得很美的房子,我突然想念起那段靠著人際網絡串起在古巴旅行的日子。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