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房咖啡】Fika Fika cafe

小日子_圖文徵稿使用BN

 

撰文=Anna

美好時光在此交會—Fika Fika cafe

 

「土耳其有種飲料叫咖啡,如煤灰黑漆,氣味濃重,打成粉末混入水中,盡量趁熱喝下,坐在咖啡館喝,那裡跟我們的酒館很像」——培根。

記得在我10歲時,誤將咖啡當作可樂一飲而盡,臉上不無是扭曲痛苦之神情,立刻將桌上僅有的水壺灌入嘴中只為了去除那嘴中的不悅感,當時對我而言,咖啡與酒都是這世界上最難入飲的食物,不禁懷疑身邊大人們的味覺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多年後,咖啡與酒卻成為我生平最愛的,而愛上的原因卻亦是那小時候最厭惡的苦澀濃厚。

在2015年10月是我第一次踏上紐約,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大城市,我的心中自然是興奮無比,而最棒的是買到了Patti Smith的新書發表會入場券,M Train是她所出版的第二本書,在NYPL那莊重典雅的場合下,我半聽略懂的聽完他與主持人的幽默對談,而對我而言最印象的深刻卻是她說著:It’s writing about nothing。

 

S__1884214

三年前的我與朋友在巴黎瑪黑區散步,那天我們沒有任何行程,於是我們選了一間雨果咖啡廳附近的咖啡廳坐下,我甚至連那間咖啡廳的名字都沒有記住,只記得當時這裡有幾個戶外座位面對著公園而坐,旁邊則是一個小型隧道,在那隧道裡有兩個街頭表演藝人正在用薩克斯風演奏,當時正開始飄起毛毛細雨,天氣漸涼,而我們因想要聽音樂而選擇這間咖啡廳坐下,我點了一杯雙倍濃縮,朋友不愛濃郁咖啡而點了一杯咖啡歐蕾。公園裡被茂綠的大樹而團團圍繞著,路上行人亦因突如其來的細雨而紛紛離開,此時此刻突然能體會什麼叫做城市就是你的咖啡館。服務生端上咖啡,附上一小片餅乾,我驚訝於眼前的這杯咖啡,不只因為他雙倍咖啡的濃郁,更驚豔於這有如碗公般的份量,那一天,我享用到了最美味的一碗咖啡。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光列車,我們所嚮往的只在於想要保留住那美好的一切。

S__1884212

回到臺北後,我仍在尋尋覓覓那所謂的理想咖啡館,幻想著能夠找到一個舒服的角落靜靜著蜷縮在那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如果想要找到一間咖啡館很簡單,而無奈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卻很不簡單,今年的農曆春節期間,我與一位剛回國的好友相約碰面,隨意搜尋著松江南京站附近推薦的咖啡店就相約而去,於是我找到了Fika Fika Cafe,當我走出松江南京站5號出口在伊通街左轉而入時,彷彿似乎找到了家的味道,不同於大馬路上的熱鬧,街弄內寧靜許多,而Fika Fika Cafe坐落於伊通公園旁,我能感覺到坐在店裡的顧客更多是附近住戶,只需要拎著托特包及一台筆電就可在這耗在一天,當時天氣微陰,我的位子坐在二樓階梯上,面對著一大片落地,看著窗外屬於公園般的綠意盎然時,不知不覺我想起了在巴黎的時光,原來沒有所謂理想咖啡館的藍圖,因為當你親自光臨時,你就會知道他是不是了。

 

S__1884213

其實要不著邊際的寫些什麼的確不容易,因為根本無從打稿而起,但當你踏上這趟屬於自己的旅程時,你就會知道如何下筆描述這旅途點滴的美好,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新書發表會後與Patti Smith近距離接觸的畫面,當輪到我簽名時,正好書商來找她寒暄,於是我佇立在那等她,當書商離去後,她帶著那副像似鄧不利多眼鏡的雙眼抬起頭看著我,並面帶一點歉意的伸出手來向我說謝謝並且緊僅握住我的手,這樣的經驗不是人人都有,我卻在那個時刻,彷彿遇上一生一次的百年彗星般的幸運,在那幾秒鐘的四眼相識時,我們已踏入彼此的列車中,而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交會時的美好時刻。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