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活中的電影場景

一種觀點 紀錄片導演眼中的古都

口述、帶路者 林木材、代島治彥
前者為TIDF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後者是日本紀錄片《活在三里塚》製片兼導演,長期擔任獨立紀錄片製片,也曾在東京創設過獨立放映電影院。
撰文 葉思吟
攝影 陳志華

po11
臺南小巷弄充滿生活驚喜,紀錄片影人特別愛這樣的味道。

夏天熱情擁抱臺南古都,即使傍晚,陽光依然有些刺眼,在地電影象徵地標——全美戲院,剛剛散場,門口聚集了不少年輕影迷逗留,為期一週的「TIDF國際紀錄片」巡演展,多少帶動觀影人潮,以紀錄片為名的戲院放映週,在過去並不多見。

剛散場的是日本獨立紀錄片導演代島治彥拍攝的《活在三里塚》,映後座談問答欲罷不能。這部紀錄片可視為延續小川紳介「三里塚系列」作品,當年拍攝《三里塚之夏》而被捕的攝影師大津幸四郎,在45年之後重返運動現場,以獨立紀錄片製片見長的代島治彥跟隨拍攝,帶領觀眾回到昔日戰場省思。

影片中訪問當年曾參與運動後離開,或者未曾離開過的在地居民,藉由當下回首過去,反映每人對待過去和政治投入度的差異性,以及對於「信念」堅持的變與不變。整部片安靜卻充滿力量,乍看之下,三里塚似乎距離臺灣觀眾很遠,但是,正巧遇上臺灣年輕勢力崛起,重燃對社會議題關注之際,該紀錄片提供「改變世界是否可能?時間又留下了什麼?」許多省思的空間。

應對觀眾各種發問後,代島治彥依然精神奕奕,對於接下來將由臺南長大的影評人林木材帶路的臺南街弄小旅行,充滿期待。由於放映紀錄片的緣故,經常有機會能遊歷各國家城市,加上紀錄片導演總有一股超強的體力與耐力,代島導演說,他特別享受獨自在異鄉散步的情境,甚至貪戀迷路意外,喜歡邊走邊觀察在地人的生活樣貌與日常互動。

po5
戶外辦桌,呈現城市文化多元面貌。
po9
傳統理髮店吸引紀錄片導演駐足。

 

作為紀錄片影展策展人的林木材,飛到各國頻率也頗高,難得作為地陪,從小巷弄穿越、串聯地景,沿路遊逛陳氏「川穎堂」家廟、樂都旅社、天壇天公廟、鶯料理、古蹟氣象台。這些地景各有故事,不過,短時間內想要弄懂在地人歷史脈絡,並不容易,旅程中最有趣的,往往是天外飛來一筆的驚喜。

觀賞廟宇時,代島聯想起臺灣侯孝賢與楊德昌導演,表示這些常民文化在他們電影中經常出現,如今身處其中,有種奇妙感受。至於他自己,閒暇時也很愛逛神社與墓園,跳脫日常的環境,感受非現實的美感。

當路過「鶯料理」木造日式建築時,巧遇一群大學生正集結角色扮演(Cosplay),他們來自不同校系,透過網路集結,設定不同主題裝扮,碰巧這次靈感取自日本虛擬遊戲「玉門子」,因此,當代島導演上前表示想合照留念時,一夥人開心得擺出最帥姿勢。

紀錄片影人對於生活文化的敏銳度,在路途中也自然流露,見到傳統老理髮店,即刻向前敲門,好奇地拜訪,閒話家常一番,展現紀錄片工作者須具備的田野調查功力。

而早已習慣連續站、走數小時的電影人,路過設計風格茶店,終於停下腳步,買杯特色冷茶飲消暑一下,這時候,「奉茶」主人葉東泰主動出來招呼,得知有朋自遠方來,拿出自家本領茶分享,展現臺灣人好客一面。

轉進昔日臺南最熱鬧的中正路,兩邊老店舖風華猶存,前陣子開幕轟動一時的「林百貨」與日本淵源深厚,代島當然不能錯過,仔細端詳頂樓的神社與彈藥孔,淡然透露日本商社一貫持有的敬天精神。

po61
日據時期創立的林百貨角落,展示著今昔變遷故事。

數小時後,這趟旅程來到只有「巷仔內」音樂迷才知道的惟因音樂行,酷酷的老闆播放客家歌手林生祥創作音樂,雖然語言不相通,但三個人比手畫腳照樣溝通,坐下靜靜聆聽。音樂,果然是跨越語言及國界的強大媒介,並且與電影密不可分,而電影人來到這裡,彷彿進入創作者的殿堂,此時,無聲勝有聲。▍

 

《活在三里塚》巡演放映場次
07/05(日)14:00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08/16(日)13:00 高雄巡迴場

「TIDF 2015台灣國際紀錄片巡迴展」 

• 新竹場
影展日期:2015年06月26日至07月08日
放映地點: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www.tidf.org.tw/zh-hant/category/events/752

• 高雄場
影展日期:2015年08月14日至08月20日
www.tidf.org.tw/zh-hant/category/events/753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