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平】三位爵士老將Pi的奇幻再聚首

 

撰文=周昭平
待過角頭音樂,關注華語流行音樂,重度攝取各式爵士養分,偏食歐陸芬芳,2011年開始黑膠嗜好。與陳志宇合著《樂士浮生記:歐洲爵士樂小攻略》,閒暇練習音樂文字部落格《聽爵筆記》( www.wretch.cc/blog/jazzping)

《Reunion: Live in New York》by Sam Rivers, Dave Holland & Barry Altschul, 2012
《Reunion: Live in NewYork》by Sam Rivers, DaveHolland & Barry Altschul,2012

「多管樂手Sam Rivers,1930年奧克拉荷馬州出生,多年來已練就演奏次中音及高音薩克斯風、低音單簧管、長笛、鋼琴和中提琴等六種樂器能力,曾在波士頓音樂學院學作曲與演奏,透過鼓手Anthony Williams推薦加入Miles Davis樂團,1964年一起到了日本巡迴,但也發現當時連Miles的樂風對他而言也太保守。」

手邊這本台南北門路舊書攤買的《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Jazz》(Tiger,1991)二手書,是這樣介紹Sam Rivers的,不過生日應該是1923年,而且連有「變色龍」稱號的Miles都被嫌保守,可知自六○年代後期就投身自由爵士的Sam Rivers,這條自由路走得艱辛與孤獨。

追尋Sam Rivers的錄音,自然不能錯過六○年代中期後在Blue Note留下的張張經典,但他在爵士樂史上另一重大貢獻應該是1969年開始在紐約下曼哈頓租下影星勞勃狄尼諾母親的老公寓,以自己和妻子Bea為名,改建成Rivbea工作室,提供樂手激盪空間,成為七○年代自由爵士孕育重地,在爵士樂被搖滾樂逼退至牆邊時,持續迸發爵士樂的各種可能。

Sam Rivers雖高舉自由爵士大旗,不過他的吹奏與作曲風格,如同美國樂評KevinWhitehead說的,「融合他所熟悉的喧鬧或安靜、抒情或斷裂、調性或無調性、佛朗明哥或是藍調等多元風格與類型的成果,是有所本的自由。」簡單的說,其實是好聽的、有深度與豐沛情感的自由爵士。

也因此當Sam Rivers在2007年5月25日以84歲高齡,與七○年代搭檔過的貝斯手Dave Holland、鼓手Barry Altschul,以經典三重奏之姿時隔26年後再聚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米勒劇院演出,三人憑藉著在爵士樂壇打滾數十年資歷,全然即興與互動不止歇的連演,火花四射又深情款款,已成傳奇再現的歷史時刻。

儘管這組三重奏因2011年底Sam Rivers過世成為絕響,但幸運的,曾被紐約時報大篇幅介紹的Pi Recordings,完整紀錄下三位爵士老將奇幻再聚首的共鳴,2012年發行了這場Sam Rivers畢生詮釋自由爵士真諦的暢快之作,而我們聆聽時,也應謹記他總在音樂會後告誡聽眾的話語:張開耳朵、放開心,回家去吧!「告訴他們,他們錯過了什麼(Tell them what they missed.)!」 ▍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