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鏡頭下
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去過澳洲不細算應該都超過了五次,每次都因為不同的原因去,回來之後就會發誓不再去,但莫名奇妙的緣分就會讓自己又再度踏上這塊南方大陸。曾經一趟澳洲的工作,回來之後我寫過這一段話:「中國人說天圓地方,我相信很多事情就像我們抬頭看見的天空一樣,無始無終。經過很多事情,再回頭看,沒有終點也沒有開始,就像是這一趟旅程,我回到過去,卻同時也是我的未來⋯⋯」。這段話後來被當成某位大明星的宣傳詞之一,但卻實在描述多數人心中澳洲這塊古老大地的神奇魔力。
澳洲簡稱OZ,整個國土面積七百六十九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六,最早的紀錄為六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一個古老的大陸塊,完整地橫放在南半球上面,攤開澳洲大地圖,佔最大面積是國土中心一大片荒漠,澳洲人稱她「OUTBACK」。日本人的定義裡面那是世界的中心,拓荒者的紀錄,那是一片汪洋的大海,而在背包客的眼中,那是一種征服的象徵。這片荒漠的最中心點就是澳洲的肚臍眼「烏魯魯」。

艾爾斯岩,澳洲原住民語稱為「烏魯魯」,這一塊大石頭,非常不含蓄的直接插放在近乎平整的澳洲荒漠上,高約350公尺,周長有9.4公里,地表上的體積只露出了她的三分之一。「眼見為憑」,用再多文字都無法描述第一眼見到烏魯魯的震撼與毛孔豎立的感覺。或許可能用「神聖」,也可以用「詭異」,或者沒創意點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但這些文字都無法完整描述我經驗中的那顆大石頭。當地的原住民神話裡面,烏魯魯是世代相傳的聖地,她們相信先祖的靈魂就透過這顆石頭連繫著處在宇宙平行時空的現世子孫們。而活人能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入口處就是烏魯魯。
天未亮的清晨,藍黑色的烏魯魯像極是一個地表上隨時可能移動的大烏龜,或是可能是一艘被外星人藏起來隨時會發動的外星船艦。襯著微亮的夜色天光,透露出一種神秘力量。
半夜四點,觀光客停放的車子陸續駛近烏魯魯,等待黎明前的夜色顯得更黑暗。跟著一排的車子,熄火關燈,開了車窗,荒漠的風吹來紅土悶著一晚上的氣味。觀光客很有默契地都靜默了下來,連一向不擅長冷場的年輕背包客,都要臣服在黑暗中的這一顆大石頭之下,為的就是等第一道天光灑在石頭上光影。
看著就在眼前這一顆藍黑色的大烏龜,等待太陽升起前,好像有那麼一點點的時間間隔,沒有其他能做的,唯一剩下的就是自己與時間的等待。抬頭看著滿天的南方星空,想著,在這裡可看不見北斗,季節順序冬暖夏涼也不一樣,連沖馬桶下去的水流都不一樣。雙腳站在這,跨過一個人類以為的赤道,近乎用著顛倒的方式在看著北半球生活的人。赫然發現,其實我們都靠著參考點在過日子,因為有所謂的「醜」,「美」才會存在,因為有「左」所以 有「右」。現在想起來當然很合理,可是幾百年前當探險家們首次跨過赤道來到南方大陸,他們過去生活經驗值完全要被重新塑造。
在持著某些論調的科學家眼中,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存在的。「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其實是零」這種物理學,哆啦A夢都已經教過大雄了。如果生活中的參考點都不見了是否平行宇宙就會出現?我相信某一些澳洲原住民的先祖,會視烏魯魯為聖石與平行時空入口處,必定曾經在某些神秘的時刻有過一些流傳下 來的神秘經驗。千年前人類部落生活裡面最值得尊敬的是村落的巫醫,因為她詮釋了生與死。現代生活最 理性的科學卻從來無法滿足人類的全部需求,有時比起千年前的巫醫得到的重視程度更低。
旅遊資料上面說,約六億年前地殼發生變動,花了三億年烏魯魯這塊大石頭才成形。如果依照平行時空的理 論,我們與三億年前的這一顆大石頭其實是同時存在的。天地誠可敬畏,如果我們與其他時空的人與事物同 時間存在,開始與結束何嘗不是一個無始無終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