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72 Dear Life
但凡有壞事發生
背後必定也有美好之處
┃何韻詩┃

何韻詩 出生香港,暱稱阿菇或菇一粒。2008 年製作社會邊緣議題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概念大碟和《十日談》紀錄片,將販售所得捐給弱勢族群。從同志遊行到雨傘運動,處處可見她的身影,是一位敢於積極公開表達個人意見的歌手。
我不會說自己很厭世。也不是沒有挫折,但意識到自己的公眾身分,不想輕易拋出負面情緒。一把年紀了,經歷許多事也慢慢知道怎麼消化,退一步去看。無論負面或正面都是一體兩面,不能單方面鑽牛角尖。人不可能完全正面,總有事情能打擊到你,重點是要有清楚的自覺意識,接受正面負面在身上共存。
我最厭世大概是在 30 歲前後。當時覺得我什麼都能應付,其實只是說服自己要堅強,卻沒有正視自己的脆弱面,多年後才發現被壓下去的負面情緒已經傷到自己。一直說服自己沒事,累積之後就會大爆炸。

30 歲之前,我大部分作品都在講自己的愛情或世界觀,30 歲之後覺得應該把焦點放在「我」之外的世界。我想做一張專輯探討「瘋狂」,探究正常與非正常的界線,跟我合作的導演麥婉欣說,不如拍支紀錄片,從社會邊緣人去講公義平等,拍這部紀錄片完全打開我的視野,從亮麗的娛樂圈走到香港最底層的地方,看見許多問題。
我們訪問了許多情緒與精神障礙的復康者(註),去到十幾人擠在四坪大,以木板隔間的板間房,接觸到許多因為吃藥失去工作能力或被家人拋棄的精神病人。早上探訪復康者,晚上卻要出席一個演藝圈晚會,這可能是人生中最厭世又諷刺的一天吧。
原來只想做一張議題比較沉重的專輯,卻逐漸懷疑自己當歌手的意義,當時幾乎無法消化所遭遇的一切,看著一路上遇到的社工朋友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我覺得該退出娛樂圈了,歌手身分不再適合自己了。娛樂圈追逐物質名利,但創作時必須看向世界的現實面,兩邊其實很拉扯。
以前我的歌很正向,講自由談積極,但現在的氛圍講這些跟社會也脫軌了。我常在想,既然歌手的身分能成為傳達訊息的平臺,那我要用歌曲來說什麼?這幾年投入社會運動,身為創作者,自己究竟能在厭世代做什麼?
┈┈┈┈┈┈┈┈┈┈┈┈┈┈┈┈┈┈┈┈┈┈┈
Cover story 072 Dear Life
Part 1 我們生活裡的厭世風景
Part 2 厭世話老實說:生活裡的日常碎念
► 消極男子
► 林立青
► 鄭宜農
► 老王樂隊
Part 3 厭世社會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