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31   我只想好好睡一覺


學習放開焦慮 失眠也是一種身體的提醒


口述 吳家碩 | 文 劉亞涵 |攝 Jimmy Yang





%E5%90%B31


吳家碩 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及臨床心理師。長年鑽研睡眠行為醫學,致力推動臺灣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專業人員養成與培訓,活躍於網路社群與各大報章雜誌,推廣大眾對於睡眠領域的認識。創有臉書專頁「睡眠管理職人-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著有《身體喜歡你這樣睡》、《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等書。



幾年前,我成立了「好夢心理治療所」,當時正值疫情期間,工作不如以往那麼忙碌,但對當時的我而言,反倒是很好的契機,讓我有足夠餘裕好好規劃治療所的未來發展,也有時間學習適應父親這個新的身分。然而面對生活中多重的身分轉換,一向沒什麼睡眠問題的我,也難得「失眠」了。


但並非傳統定義裡的難以入睡,而是主動失眠,說穿了就是捨不得睡,其實近十年有愈來愈多這樣的案例,現代人生活往往體力消耗沒那麼大,但快速的節奏導致腦力與心力常常過度使用,尤其網路與社群媒體幾乎填滿了白日裡所有零碎時間,缺少讓大腦和心情休息的時刻,到了深夜或是孩子終於睡著的時候,與其拿來睡覺,你更想拿來滿足腦力的放空、耍廢,享受小小的心靈獨處時光。體力、腦力和心力這三力的失衡是影響睡眠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在失衡的生活型態中,不知不覺競爭掉了睡眠時間。



此篇文章僅限付費會員觀看。
登入 紙本購買 數位訂閱方案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