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的森林和鄕間小徑 帶來創作的想像力

Cover story     Everything Old Is New Again

口述=雅如 
用雙手編織乾燥花、煮咖啡、做甜點、收集雜貨的女孩,把最喜歡的事物濃縮佈置在小巧可愛的咖啡屋裡,等待跟路過的人分享美好。

撰文・攝影=小海

DSC04631
閒暇之餘,我總是第一個奔向乾燥花的懷抱。

在這個寧靜的街區有間不起眼的老房子,它矮矮小小的位在窄巷交叉口上,從外面看來結構還算穩固,但也許是人去樓空、房子沒有了故事只剩空間,因此蔓延著凋零的氣味。花蓮人把這個老街區叫做「溝仔尾」,有著非常多像這樣的寂寞房子,它們夾雜在新建的透天厝旁、或是夷平的空地邊,大多數人只是匆匆路過,但是我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就站在前面停了許久。

我看見的不是生鏽鐵窗、斑駁的外牆,打開門後看見的也不是發霉地磚、缺角的木梁。在這裡我看見一個美麗的轉角,一小塊剛好可以安靜孵育夢想的地方。不用太大,一個我可以捲起袖子、花些力氣把新的故事放進老房子裡的地方。所以原本開咖啡店不是計畫中的事,然而這裡卻足以讓我喜愛的事物一起停留,包括四處收集來的古老雜貨、口味雋永的手沖咖啡、細緻甜點,以及把生命片刻凝結,點綴空間的乾燥花。

在經營「Cafe Fiore」之前,其實我覺得自己跟花蓮淵源很深,雖然真正定居是大約兩三年前,但是父母早就已經搬過來。甚至更早之前,我小時候得常常隨著母親的工作每年往返花蓮。

以前覺得很厭煩,為什麼要一直回花蓮?總是想要往外跑,所以大學、工作都在臺北,後來甚至去澳洲打工度假。但此刻我回到這裡,心境上有很大的改變。不知道是不是經歷比較多後,才能發現花蓮的美好,這裡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抒發心情、風景很美。

守著小小咖啡店,我總是在客人還沒出現前或打烊後,在舊木料和回收鐵櫃作成的桌子上整理花材。這些花材來自各地,大多數可能還是必須從外縣市宅配。我剛回到花蓮時就遇見買花瓶頸,因為過去常常依賴花店老闆建議運用的花材,但來到花蓮後,常用進口花材很少,花店老闆們一般也不太熟悉乾燥花。

不過有趣的是,我喜歡在壽豐的家附近或是靠山邊的自行車道騎單車閒晃。一開始從來沒想過去注意周遭,只是在享受放鬆心情。不過晃久了眼睛不自覺開始去尋找,現在好像訓練出一種常常注意植物、觀察細節的習慣。

撞牆期很快就被大自然解套,雖然有些素材還是 得依賴進口,但大自然給予我的更多。當創作卡 關時,我喜歡躺在咖啡店二樓的榻榻米上,閉起 眼睛,想像前幾天拜訪過的森林,或是路過的鄉 間小徑;那些顏色、植物的姿態,現在都成為我 創作的最佳夥伴。終於熟悉了這片土地、熟悉自 己,讓各種想像能夠從雙手編織裡,重新活過來。

在 Cafe Fiore,可以看見簡單倒吊在窗邊的花束 或是繁複驚人的花圈,老房子在重新整修後,保留著還是相當原味的木造風格。我結合搭配色澤雅淡的乾燥花,讓整個空間充滿一種寧靜溫馨的鄉村氣息。

或許,最一開始沒有想過要經營一家店,但是如今,藉由乾燥花與咖啡店,我遇見更多溫暖的人事物。像是發現原來花蓮有這麼多的乾燥花愛好者,也遇見街坊鄰居們熱情又親切;甚至,過去曾經購買過乾燥花的客人,循線找到 Cafe Fiore,看見我在這個小小的轉角空間完成了更大、更完整的作品,裡面蒐藏著一個女孩的夢,如花綻放,等待喜愛的人經過。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