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回鄉的路猶外遠
┃馬世芳┃
謝銘祐永遠不會忘記他重新開始寫歌的日期:2001 年 2 月 8 日。那天是他 31 歲生日。
假如你是因為拿下年度臺語專輯兼臺語歌王金曲獎的《台南》專輯 (2012)才認識謝銘祐,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個深居簡出、大隱於市的民間素人歌手。事實上,他在音樂圈打滾的資歷可深了,1993 年才剛退伍就入了行,跟著天王級製作人黃大軍學做唱片。許多當今線上備受尊敬的幕前幕後音樂人,論輩分,都是他的徒孫呢。
1990 年代是臺灣唱片工業景氣最好的時光。1997 年,全國唱片年度營業額來到空前絕後的 123 億,謝銘祐也已成為搶手的創作人,替天王天后寫了好多暢銷曲:徐若瑄、劉德華、梅艷芳、謝霆鋒、施文彬、動力火車、迪克牛仔……,那年頭,50 萬張才敢叫暢銷,要是才賣十萬張簡直羞於見人。在唱片工業的流水線體系,謝銘祐寫什麼中什麼,既專精又專業,生意愈來愈好,「歌債」也愈欠愈多。
當時的確有不少人靠著做唱片買車買房,不過憑良心講,掙的都是辛苦錢。聽過這樣的故事:錄音師連續三天沒睡覺也沒回家,實在不行了,只能在錄音間機臺底下,窩在地板上打個盹,再起來幹活。專業的詞曲創作人當然不可能靠靈感,時候到了就得交貨,謝銘祐愈寫愈麻木,漸漸感到心虛:他這樣,算是對得起自己的創作人嗎?
2000 年夏天,唱片工業尚未正式崩潰,謝銘祐搶先一步,斬斷和樂壇的聯繫,回到臺南老家。他說當時已經出現憂鬱症的傾向,怎麼都寫不出自己想要的,於是決定放棄。返鄉說不上有多大的療癒作用, 常常獨自去酒吧買醉,日子過得恍恍惚惚。直到次年二月那天晚上, 他一面喝酒一面和朋友打麻將,在牌桌上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祝他生日快樂。他一下子醒了:唉呀,我日子怎麼過的,連自己生日都忘了!那天晚上,他寫下〈31歲 01天〉,把滿心的鬱悶都唱了出來:
慢慢地吐出一口煙 / 31 歲 01 天的男人蓋不住疲憊的臉 / 還一直想冒險……看似一樣的路 / 是該回頭 / 該後退怎麼走都不對
從這首歌開始,他著手創作個人專輯《圖騰》,從此走上獨立創作之路。這些年,他扎根臺南,組了「麵包車」樂團,身邊圍繞幾位一塊走唱的青年樂手,經常去醫院和安養中心唱歌給老人家聽。他做配樂、辦音樂祭、寫歌唱歌,昔日在唱片工業摸爬滾打出來的一身功夫,不但寶刀未老,而且都是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2016 年的《舊年》,已是他的第六張個人專輯。謝銘祐穿梭古今,用 15 首歌織出 80 年來臺語流行樂的悲歡情仇。他禮聘臺灣樂壇跨世代的將才跨刀演奏、編曲,那些既澎湃又細膩的管樂與弦樂,若沒有當年唱片工業的歷練,恐怕難以如此到位。
謝銘祐說:他想做這張專輯足可追溯到 1992 年,聽到偶像鳳飛飛唱鄧雨賢、周添旺寫的⟨想要彈同調⟩,以為是全新創作曲,一查發現是 1934 年的作品,大為驚喜,便有了對老臺語歌尋根的想法。然而卻要歷經 20幾年光陰,做足了功課,累積了自信,才終於有把握把這張專輯做好。《舊年》不只映照著臺灣母語歌樂顛簸前進的歷程, 也烙印著謝銘祐自己生命史的幾番曲折。
是啊,謝銘祐一開口,那深情滄桑的菸嗓,就足以讓你掉淚。我特別想請你聽聽入圍了金曲獎最佳作詞的〈彼卡皮箱〉,寥寥幾筆,便寫盡了山風海雨:
東南西北 / 搬山渡海 / 只有夢中 / 父母故鄉一個人佇都市流浪 / 為前途陪孤單假勇猶原是彼卡皮箱 / 添無斤兩未來是河 / 我泅啊泅成功若一堵牆 / 一條港都夜雨唱煞閣唱空空的彼卡皮箱 / 破毋成樣 / 愛人啊 / 時間毋讓當時我彼卡皮箱 / 滇滇若夢彼一樣回鄉的路猶外遠 / 毋敢想
這首歌除了磅礡的弦樂,還有瀟灑落拓的電吉他,編曲兼吉他手是老朋友黃中岳,他也是 14 年前那首〈31 歲 01 天〉的編曲兼吉他手── 這趟回鄉的路,兜兜轉轉,終於尋到了原點。●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 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