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紅豆】飽餐一頓後 來道不一樣的臺灣小點

 

Cover story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

撰文=吳亭諺

 

需要拿捏好火候的柴燒紅豆湯,需時時在旁守候。
需要拿捏好火候的柴燒紅豆湯,需時時在旁守候。

 

 

 

 

 

 

將廢棄木材再利用 分享記憶中的紅豆湯

 

在臺灣,無論在夜市、市場還是街道路邊,都能看見販賣各式甜湯的小攤車,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裡,窩在冒著熱煙的小攤車旁,喝上一碗甜甜的熱紅豆湯,暖了身子也療癒心靈。

曾經在電腦公司上班的大可,在離職後,一直思考什麼是可以讓自己做的開心的工作。他想起在幼稚園裡負責做點心的爸爸,有時也會煮紅豆湯,除了給小朋友外,也分送給附近醫院的義工,想著是不是可以將「分享+紅豆湯=快樂」,這樣的公式發展下去。

但是在臺灣紅豆一年僅採收一次,常常會因為天氣不好或是溫度不對,而使得產量降低,大可親自到高雄大寮,認識種植紅豆的農民,並且了解種植的過程。最後將這些精挑細選的紅豆,用傳統柴燒的方式慢慢燉煮。

每天清晨,大可就要準備柴燒的工作,並且花上至少三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熬煮。儘管時間長,但是煮出來的紅豆仍是粒粒分明,靠的就是父親傳承的技巧。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