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旁的編輯事 073    ✎_

斷捨離的編輯習題





本月值星  游姿穎



上個月搬離住了十年的租屋,只有六坪大的空間,分配著床、電視、冰箱、書桌和一張兩人座沙發。記得搬進去的頭兩年,房間始終百廢待舉,因為出版社菜鳥沒有準時下班的勇氣,常常半夜恍惚進門倒頭就睡,早晨鬧鐘響起才還魂似的出門上班。

後來陸續待了幾間雜誌社,沒有被媒體生態嚇跑,菜鳥也晉升成老鳥,工作上了軌道,生活可以從容些,房間也慢慢進化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原本蒼白的牆,貼上海報,左邊是龐克頭的勞勃狄尼洛,右邊就得搭配《教父》裡的馬龍白蘭度。書桌前釘滿旅行明信片;窗戶掛上條紋床簾,再擺幾個北歐風抱枕。窗臺養的幾株薰衣草,後來也換成這幾年流行的多肉植物,當然還有書架上有增無減的 DVD、CD 與雜誌。幻想著自己的房間就像《POPEYE》裡的家一樣潮一樣酷,東西越來越多,但品味似乎也沒好到哪裡去。

有一天,看著這些囤積的物品,突然覺得心情雜亂到不行,於是一個念頭就把所有海報、明信片從牆上撤掉,將所有東西丟進收納箱,用不到的就藏在床底或肉眼看不見的地方,竟也覺得像是換了一個房間,清爽舒適。

直到搬家前一個月,盤點行李,心想著,大概一天就可以 KO 搬完,卻在翻開床底多年未動的神祕區域發現……演唱會的螢光棒、東京旅行時留下的紅豆麵包袋子、大大小小的電影酷卡,還有五年前尾牙表演時的彩球,這些當時覺得以後會用到、或捨不得丟的物品,不知不覺,累積了一箱又一箱。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帶走,翻翻找找三個小時過去,才猛然驚覺,原來斷捨離的書所言不假,整理收納不難,丟東西才是難上加難,因為總有太多的「想要」和「捨不得」。

這些心路歷程,有點像編輯在審潤稿時的心情。遇到文筆普通,但切題有趣的文章,你可以選擇像布置房間般,為它增加海報、盆栽或換上舒服的沙發套與抱枕,倒也能裝扮得舒適可愛;遇到欲罷不能、叨叨絮絮的稿子,也可以耙著文字精煉再精煉,就像買了好多收納盒,拚命將贅詞收納整齊。但若是遇到不切主題的文稿,即使文章再好、再精彩,也只能狠下心,斷捨離,退稿重新再來。

比起整理房間,我花了多一倍的時間,決定哪些東西要丟、哪些東西要保留,也才終於明白為何市面上斷捨離的書總是那麼暢銷,因為丟東西需要練習,編輯也是。練習思考哪些重要,哪些是不重要的,同時學會抓住和放下,然後,就會發現,留下來的可能比我們丟掉的更有價值。●





108 IMG 20150113 093357 2






游姿穎  喜歡配著音樂寫寫字,愛看恐怖片和推理劇,生活中不能沒有護唇膏與遊蕩。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