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旁的編輯事 074    ✎_

當稿子寫不出來的時候





本月值星  駱亭伶



「老師,沒有靈感,寫不出來時,該怎麼辦?」去年在上家族寫作課時,有同學舉手問了這個大家都想問的問題。老師的建議是勤做三分鐘子彈書寫,找一個關鍵詞,如我記得、那一天……,寫滿時間之前不要停,無須思考也不要管寫得合不合理,越寫水庫會越打開。她自己寫稿也常用這招,埋頭寫個 20 分鐘,回頭檢視,一定會有可用的東西。

「在壓縮的時間裡不停筆時,腦子會連上一個通天的管子……」坐在教室裡,突然看見自己在家接案的那幾年,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邀稿、專案,死線越來越近,卻像船隻航進了赤道無風帶,心越來越淡,思緒越飄越遠,沉悶比死亡可怕。

當坐困愁城,最常找的人還是書牆上的書。據說個性拖拉的人,總想照著自己的節奏做事,不願被打斷,因此才累積了一長串的待辦清單。有次我看到了一本書《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彩》,點出一個理論,愛拖拉的人,常會為了逃避最不想做的那件事,而去做其他事,在另一件事上突然變得有效率。

瞬間腦袋噹一聲,那不就像打撞球,得先利用白色母球去撞擊子球才能得分。歷史總是迂迴進行,瞬間可怕的待辦清單變成了自己的狡兔三窟,先咻咻咻地解決了兩篇中小稿,加上不想洗的碗和遛狗,每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變成了下一件事的推進器,就這樣推推推,心情像火箭升空一樣,回頭收拾了最困難的大稿,耶。

另一個常去找的人是安藤忠雄,那幾年出版社狂出安藤忠雄的書,通通搬回家,建築家的雄心加上教育家的仁心,每每讀到熱血沸騰、眼角含淚。寫不出稿子時,喜歡看的是《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翻到書封已爛,只剩下全黑的書皮。書中講述 20 歲的安藤,帶著打工賺來的 60 萬日幣,到歐洲旅行一年自學建築的旅程。

眼前出現曾是拳擊手的少年安藤,帶著塞滿三支牙刷、肥皂和內褲的大皮箱,從橫濱港出發。黑色的書封化成了黑夜的海上,我站在船頭對著星空揮拳又踢腿,「一篇稿子算啥?」就在借用安藤桑的雄心下,悲壯地完成了稿子。

第三個人是日本演員唐澤壽明,他的《兩個人》娓娓道出他成名前,從16 歲被趕出家門,混跡新宿,到處試鏡的心情。那段時間,我常因太過好奇而莫名接下完全陌生領域的稿子,都市更新、綠建築、舞蹈、工藝家、傳記……,採訪時有趣,寫不出來時卻很想掐死自己。

「人得死過好幾次才行,所謂死是指捨棄自己交給對方。人有些地方連自己都不了解,不要硬性規定自己要怎樣,試著完全託付給對方,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激發出自己潛在的一面,這是我歷經無數次試鏡經驗的體悟。」為了得到角色,唐澤壽明從沒有滑過雪,卻在履歷上寫上滑雪一級,不會開車,卻說自己有駕照,不惜犯下偽造文書罪。

逞強著暴露出不擅長的一面,應該也會打磨到原來的鈍角吧。好吧,不穿過地獄,到不了天堂,我邊寫邊碎念。還好稿子交出去了,我也還活著,身上好像多了點球來就打的勇氣。

每當有人問我如何寫稿找靈感,總覺得不好意思,簡直是找鬼拿藥單。為了完成這篇稿子,回首曾用過的怪招,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一再在死線前走歪的我,也終於交稿了。(哭)●





MG 8179






 駱亭伶 採訪是忠實聆聽,寫稿是角色扮演。清早帶狗狗去湖邊,是每天的散步日常。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