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難題


創意現場   ✷   彭星凱



雖然向來不怎麼看英雄電影,但被《復仇者聯盟 4》的後勁推了推,這兩週一口氣補完漫威宇宙十年間的作品,才慶幸自己沒錯過影史上的重要事件。直至時間軸進行到《奇異博士》前,我感覺這系列是娛樂大於文化義務的,而無論是從《奇異博士》編劇架構哲學性開始明朗,或在《復仇者聯盟 4》釋出試映片段後,外媒略有提醒意味地表示這將是一部較為莊嚴的復仇者電影,都很符合西方商業藝術產業先服務而後引領最大數人反思的傳統。



0609 1
Taisun feat. cama café(Apr. 2019)


前陣子發表與咖啡連鎖品牌 cama 合作、由泰山出品的新鮮屋設計 「Taisun feat. cama café」,幾個工作上的朋友特別傳訊來表示他們的喜歡,稱讚很有我的感覺,非常開心。

我將創作視為探索,工作視為實踐。在文化多元的語境下,平面設計對個人觀點的依賴應會逐漸超越對整一性的追求,這樣的時代脈動鼓勵著工作者,讓我們覺察將信念交諸於作品中傳播,同時帶來產值與效益是有可能的(這在國內部分死板的行銷業者眼裡可能會被認為是設計師的自我膨脹、傲慢地宣示自己掌握著設計的詮釋權,但若回顧全球使用的設計系統多延續於歐洲現代主義,而現代主義的興起是源於強烈而激進的願望,就會發現當前那些易讀、醒目、去個人性供商業利用的形式,只剩下被資本市場異化後的空殼)。



yuzu 011
臺灣啤酒秋之柚(Jun. 2017)


2017 年與臺灣啤酒合作的限定產品「秋之柚」,包裝應用水果批發紙箱的構圖形式,也利用大量版面留白,嘗試以純圖像在陳列上溝通,對市 面包裝設計過度依賴文字傳達、訊息過剩的現象作出反彈。靈感雖來自在地庶民圖像,市場反應卻似乎傾向歸類在日本風格,也讓我注意到臺灣將精緻畫等於外國、粗糙畫等於本土這個文化殖民與階級刻板問題。

這些案例想談的是,雖然自己對可愛的事物常難以招架,且可愛的包裝對初期銷售有一定保證,但我仍會盡可能控制可愛在整體產出中的比例。幾年前有位香港友人觀察到,臺灣日常一切都要可愛,就算是夜市的小吃,也會在容器上看到用粉色印刷的圓胖動物娃娃。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