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單 找自己

撰文=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二十年前 與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著有《教 養可以這麼浪漫》、《幫青蛙找新 家》等書。喜歡閱讀,將診所變成社 區民眾的圖書館。

攝影=李盈霞

 

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 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 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 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 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 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他說當一個人離群索居時,才可能體會出生 命的意義,是的,我同意,因為孤獨是必要 的,因為孤獨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 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但孤獨與寂 寞不同。孤獨是物理狀態,寂寞是心理狀態; 孤獨是分離的個體,寂寞是意識的孤島。在 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晤。

梭羅也一再批評人們一昧講求外表與速度, 彷彿大的,快的就是好的,可是我們是否在得與失之間曾做過省思與評量?

或許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多次旅行中,在 德國某個小鎮公園裡餵天鵝,或是在日本京都 某間古寺裡睡個長長的午覺,這些無所事事的 時光,卻令人記憶深刻;反倒是住了一間又一 間的高級旅館、一餐又一餐的豪華飲宴,還沒回國就已印象模糊了。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上 的擁有,似乎是背道而馳的追求。

梭羅也這麼提醒我們:「我們花了大半輩子 釣魚,結果卻發現我們要的根本就不是魚。」 要從簡單生活中找到真正樂趣,不是因為流 行或道德壓力,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應該」 這麼過而勉強自己。而是要傾聽內在的聲音, 找到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生活的樂趣。 ▍(《湖濱散記》5/1 全新中譯版,高寶書版)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