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態度 藤井保專注細節的工作信仰
撰文=葉思吟
曾是報社記者,現在旅行與人生融為一體。 無可救藥的射手座,熱愛攝影與閱讀。
圖片提供=Mutsuyoshi Oikawa、藤井保寫真事務所、Yoko
“從明亮的戶外進入比較暗的教堂,初始眼前感覺一片黑暗,但隨著時間過去,眼睛會慢慢適應,那個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蘊含很深刻 的層次,那段時間非常重要,也正是信徒禱告的時間 ! 對於事物的本 質,即使是光線,不該僅從外在形體或強弱去判斷,我想做的是看到 事物背後的故事及想法。”—藤井保「即使在黑暗中依然有光」,這是無印良品指定專屬攝影、日本攝影 大師藤井保(Tamotsu Fujii)對於「攝影」堅持的信仰。在他眼中, 每個物件、每位人物、乃至於每處風景,都有屬於自己的光。「一個 物件,一個宇宙」,無論是登陸月球的大人物,或者居住在一地從未 離開的居民,都可以談論那值得自己驕傲的小宇宙。
今年上半年,藤井保幾度進出台灣、金門進 行與台灣安通團隊合作的拍攝計畫,有機會 能夠跟在藤井保寫真事務所團隊旁,觀察他 們工作,得以親眼印證藤井保的堅持。
藤井保選擇來台灣拍攝,主要是酬謝台灣 人對於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慷慨捐 助,他期待透過自己的鏡頭,拍出讓當地人 都能以自己所居住地為傲的感覺。因此,為 了完美詮釋金門,在日本便已經搜尋、研 讀不少資料,對這塊曾經遭砲火猛烈轟炸的 「戰地」小島歷史具有相當理解。到達金門 時,更是花許多時間親自勘景、深入了解當 地人文民情。在藤井保眼中,拍金門的戰車 也就是在拍人的歷史,那些難以分割的歷史 糾結,隨時光洪流的變遷,以及生活在島上 的樸實居民,都是他鏡頭裡無法切割、卻又 獨一無二的景物。
再次造訪金門,藤井保早已事先挑選好將起濃霧的季節,並且準確掌握計畫拍攝的景物,一群人置身被濃霧包圍的海灘,彷彿夢境,有些詭譎,白茫茫一片,身歷其境莫不 讚嘆,而這些天候的細微變化,卻早在藤井 保的預料中。我好奇地問他:心目中的金門 象徵景物?「濃霧中,海邊一排戰車面向大陸、四周草地上開滿黃花⋯⋯」他毫不遲疑回答,簡潔卻又濃烈地詮釋出這小島上曾經 歷過的「戰爭與和平」景況。
在藤井保的眼中,每個物件都有自己的故 事,帶有屬於獨特之美,而他透過攝影所欲 展現的,則是讓人看見「看不到的東西」。 所謂「看不到的東西」,強調的是特別細緻 的觀察心思,例如看人不是只看外表,而是 要了解人的想法,尤其「我想要看到這樣的 東西」,因此不管是拍人物、風景或者任何 物件都一樣;好比拍攝深澤直人所設計的物 件,不只是拍東西,而是拍這個人,他的想法。換句話說,拍任何事物,對藤井保而 言,無非都是透過影像在說人與空間之間的很多故事。
小如金門這樣的島,或大至替美國MAGLITE 手電筒所拍的一系列平面廣告,藤井保都會 花非常多的時間到現場勘景,因為勘景時, 就會有很多資訊會進來,例如一棵樹、海洋 的狀態等,即使在同樣的海邊、同樣的船隻拍攝三次,受到光影、天候以及人的因素等 影響,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動。
手電筒系列的平面廣告從開始拍攝至今已經 進行到第十三年,前置的準備時間,就花了 三年。藤井保也曾經嘗試過其他攝影師常用 的表現形式,但不甚滿意,幾經思索終於找 出融入「美國風景的光」的影像表現方式, 才使得展出的影像風格確立。
數位相機如狂潮般襲來,藤井保至今仍堅持 用傳統相機、暗房沖洗等技術完成創作,因 為他認為數位時代與機器固然方便,但也正 因為快速便利,卻讓人們不斷遺失對許多事 物細微的感受。因為過去人會花很多時間觀 察景物、甚至古早時候利用太陽光判讀現在 時間,感受時間的流動。甚至在自然黑暗中,保有觀察力的人會發現黑暗中其實仍有 光亮。但是有了鐘表、便利科技發明後,過 去與自然共處的習慣被捨棄了,對於周遭事 物的變化往往視而不見。在攝影技術上也是 如此,不知不覺中快速刪除了影像,很多細 緻的層次也不見了。
日本小說《陰翳禮讚》是藤井保最喜歡的 書,經常不斷地重複閱讀,書中文字描繪, 體會日本建築中的獨特光影表現,讀到專屬 於東洋文化的不同感動。閒暇時,藤井保總 愛開車上山,坐在小溪旁喝杯威士忌,沐浴 大自然中享受獨處之樂。這樣的生活方式, 也反映出藤井保的攝影哲學,極簡深邃、熱 愛生命、感悟時光之美,好似作品散發出的 淡淡地、溦光中的無法言喻之美。▍
◆ 展覽資訊
「媒介」
學學白色空間 即日起至11/11、周一至周四10:0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