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儀】書寫的當下 都是放肆地面對自己

 游姿穎
 張界聰

莫子儀 演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活躍於舞臺、電影與電視圈,並曾多次入圍金鐘獎。近期以音樂劇場,詮釋個人書寫。

IMG 0081

不同於演戲,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出口。做演員時,總要思考許多事情,不能將太多的自己丟進表演裡,但書寫,沒有顧慮,可以放肆,直接而純粹地將當時的情緒、心境記錄下來。

我的文字多半是來自於我的孤獨。當黑夜降臨時,我幾乎總是清醒,這些不知何時開始的失眠日子,伴隨著種種思緒,時常將自己抽離,思索關於自己、關於角色、關於身為一個演員,透過書寫宣洩、直視內在,任性地表達每個當下的我。

並非刻意要把內心裡的黑暗物質擠壓出來,但這種複雜、曖昧和矛盾,我想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這一塊吧。因為必須在人際裡生存,不得不把自己顧得好好的,即使有許多負面情緒,卻要告訴自己不可以這樣,那樣是不對的,或是不願觸碰連本身都無法覺察到的灰暗。

IMG 0229

這些散落各處的筆記、纏繞混亂的文字,有詩、有散文甚至是劇本,沒有特定訴說對象,當然一開始也沒有出版的念頭。直到今年和音樂家黃裕翔做了齣音樂朗讀劇場,原本是要讀誦我喜歡的作家作品,但在激盪創作的過程中,覺得念些過去自己隨手寫的東西似乎也不錯,才進一步有了將這些私人隨筆出版的計畫。

決定出書,也是因為想到了陳明才。十年前在拍攝電影《最遙遠的距離》時,導演林靖傑給了我陳明才《奇怪的溫度》這本書,他是我大學學長,畢業多年後,因為這本書我才知道他。同樣身為演員,從陳明才的文字中,我感受到龐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僅是身為一個人的存在,更有許多與表演、創作有關的感受。

從書中,我得到很多純然而直接的情感,即便是糾結、痛楚和黑暗,卻字字擲地有聲,觸動當時年輕而困頓的我。看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人與自己一樣,直覺敏感而強烈,所創造出的世界卻比自己美麗的多,帶給我強大的悸動與溫暖。

如今 30 多歲了,還是得一個人面對孤獨,但在這份孤單之外,我開始思考,如果把自己完全放進裡頭,看不見別人的孤單,會有點自私。因為理解,所以知道別人孤獨時特別需要幫助,而這也是我決定出版《失眠的人》的原因,希望這些文字,能給予他人陪伴。

將過去 20 年的自己,翻找梳理一遍,老實說過程是痛苦的。尤其像我這樣一個敏感的人。因為習慣想很多,既使是閱讀或看電影,都會讓情緒變得複雜。也因為敏感,總會有一些固執的潔癖,像是自從有數位相機,除了工作和親近友人聚會外,私底下的我幾乎就再也不拍照,因為我不知道這些照片,會被如何解讀、使用或詮釋。同樣的,這些文字如果沒有出版,應該有一天會被我整理刪除吧。

過去的我總是義無反顧的在做好表演這一件事,但現在我想挪出部分的自己,為他人多做些什麼。或許是成熟了或心境不同了,就像面對失眠,當然有時候還是會懊惱,但現在卻更習慣,放開心去面對和接受這樣的我。●

《失眠的人》
新經典文化出版

分享: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