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ing Boot】望鄉的港口 脫下靴子好好睡上一覺

 

 

一個人的民宿篇

撰文.攝影=譚洋

文字與海洋學徒,「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上解說員。現居花蓮,進行客製化淨灘創作計畫《海廢.活詩集》。

Sleeping Boot的木框門窗帶著老房子氣味。
Sleeping Boot的木框門窗帶著老房子氣味。

從花蓮火車站漫步約十分鐘,我就在老街區的關帝廟對面,遇上一個小小的白底四方招牌,以細黑書寫體字樣寫著:Sleeping Boot(睡著的靴子)。正門的木框門窗帶著老房子的氣味,門內卻是各地背包客齊聚的青年旅舍,暖色系牆面、沙發墊和美式大木桌,散發著某種熱情而自在的氣息。

我進門時正逢打掃時間,顧店的棋豐一會兒上樓檢查清潔情形,一會兒下樓接電話、確認行事曆;在工作空檔,他時不時對我說:「隨意,把這裡當自己家。」配上大男孩笑容、深邃膚色與輪廓。如果他沒透露自己是五年前從臺北搬來的,我可能會將它當成某個部落的原住民朋友。

棋豐和夥伴Paul五年前將這間獨棟房屋買下, 內外刷上暖色油漆,安裝吧檯換置桌椅,讓門窗都透進光,打造出一間讓人自在休息的旅棧。取名Sleeping Boot原因好單純:國外的旅行者常常穿著筒靴,所以開旅舍時就想要創造一個「讓靴子好好休息的地方」。

[banner id=”10822″]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特刊05期 我想一個人去這些地方)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