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30 住進小房子 開箱自由的家
在北海岸七坪小屋 向自然學習樸門生活
文 鄭雅文 攝 韓承燁 採訪協力 居林木構建築
林小姐 原本從事科技產業採購,退休後在北部臨海的山邊買了塊地,與從事進口貿易的義大利籍先生 Michele,一同住進可以移動的小木屋裡。林小姐以樸門農法貫徹山居生活,Michele 則在花園種植義大利常見的迷迭香,兩夫妻友善對待土地,期望留給後代一片珍貴的綠色資產。

遇見這塊土地,可以說是開啟小屋生活的原點。幾年前和朋友來北海岸遠足踏青,清澈的空氣、遠眺的海洋、園子裡的果樹,莫名地被這塊土地召喚,起初也是隨意詢問,卻因緣際會買下了這塊臨海的山林基地,和Michele 一起整理土地,除草、修整圍牆,一步步構築出未來的模樣。
選擇小屋主要是考量輕巧和移動性,之後土地若有其他規劃,房子抬起來就可以拖走,且木屋的材質與格局,也更貼近大自然。選定方向後,老本行原為採購的我,自是比一般人挑剔。跑了全臺二十多家廠商,由於靠近海邊,特別在意耐久性,後來終於找到了一家木屋公司。在材質上外層以水泥纖維板塗層隔絕溼氣和防火,中層以結構型絕緣牆板保溫,室內則選用日本檜木,較能克服臺灣多雨潮溼的氣候,以及臨海房屋的鏽蝕問題。
儘管移動木屋的室內坪數僅有 7.85 坪,和市區住家的獨棟樓房差很多,但其實房子大了,就會不自覺的想把空間塞滿,所以就算再多一間也不夠用。只有七坪大,反而會思考什麼是必要的?在小屋的陳設上,我希望保留空間和採光的通透,東西也盡可能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