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游常山《弄美:民生社區巷弄文化》

 

撰文=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著有《台北閱讀空間》、《在城市的彼端,我站著》等。

游常山《弄美:民生社區巷弄文化》2015年8月出版,聯合文學出版社
游常山《弄美:民生社區巷弄文化》2015年8月出版,聯合文學出版社

第一次去紐約旅行的人,很容易就了解各區的特色,但第一次來臺北的人,是否都了解各區的特色?

臺北市在這百年來,不同的歷史軌跡下,每區都有迴異的發展。民生社區在二戰時是松山機場延伸出來的軍用簡易飛行跑道,戰後美國援助臺灣,設計規劃為住宅區和管線地下化的示範區域,馬路兩旁大樹如茵,公園綠地與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臺灣各地很少有居民與店緊密結合的生活模式,公部門在各地的社區營造無不仿效,但是只要少了經費和觀光客,後續就整個走味。民生社區渾然天成的發展,值得各地借鏡。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42期  在咖啡館工作的人)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