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住飯店的規格
款待在家的自己


一種享受 每天都像度假


44 6
浴室是一天中與自己最親近的空間,應該要好好打造。


學生時期總是大無畏,一股滾燙的青春熱血帶著自己把世界當成家。三天三夜的西伯利亞臥舖火車,不能洗澡卻也覺得新奇;二月的埃及日夜溫差甚大,在旅店用熱水沖洗撒哈拉沙漠帶來的黃沙,現在想起來仍覺得溫暖。

進入職場後,被叨擾的工作事務削減生活熱情,若能抓到放鬆的時間,是絕不會虛度這大好時光。旅行度假也是,開始想好好善待自己,挑飯店不一定要有很多星星加持,也毋需有前衛感設計,但衛浴空間絕對是考量重點。乾濕分離是必備,明亮簡潔的採光,更重要的是浴室一定要大。平常都縮限在老舊制式化的套房浴室裡,逮到機會度假,總想要有個更大更舒適的私人空間,躲在裡頭,圖個清靜。

洗澡是個神聖儀式。北歐人愛桑拿,生理上能幫助放鬆與促進血液循環,心理上是自我解放的象徵,彼此在蒸氣室裡裸裎相見,也如同放下了規矩與地位包袱;日本的風呂文化亦是:江戶時代以降,日本都市居民喜愛到公共錢湯洗澡,這是種紓壓 ,也是促進人際交流的場域。

在當前的喧囂臺北,浴室不是交際場合,反倒是關起門來,全城最安靜的庇護所。然而,當高房價與低坪數的居住空間是不可違逆的無奈,在低限度條件中創造高智慧的空間運用卻也成為最有意思的都會樂趣。

出身臺灣的 OVO 京典衛浴看到大環境侷限性,卻也感受到臺灣年輕人不被條件囿限,依然能在小空間中發揮裝潢力道的創作能量,因此設計出適合小空間輕裝修的衛浴設備。

面對不到兩坪的浴室空間,可先以馬桶為定位點。針對小空間設計的馬桶縮減了水箱寬度與馬桶座長度;馬桶上方的空間可加裝收納櫃,收納櫃下層設計衛生紙開孔,這種收納巧思讓空間利用更徹底,提昇了整體環境的簡約性及明亮度。

洗手檯亦為輕裝修重點。臺灣住家的浴室洗手檯通常一體成型,但也因此少了可運用空間。 OVO 推廣收納空間重要性,針對洗手檯設計出不同大小款式的浴櫃,能夠收納大浴巾與盥洗衣物,連帶也替房間內的衣櫥節省下不少空間。

鏡子運用有學問。鏡櫃設計得以儲放沐浴用品,減低浴室內釘置多餘架子的機會,「Less is more」,維持牆面整潔是讓空間看起來更寬廣的基本準則。

翻遍各式室內裝潢書籍,少有篇幅聚焦浴廁裝修。但浴室是與個人最為親近的空間,也是一天完結之後,用來自我療癒、充電的小空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OVO 感受到現代人需求,於是利用寬敞的形象館將所有生活想像付諸實現。把理想中的衛浴藍圖畫在腦海裡,在這兩層樓的形象館空間走走,發現光是盥洗、沐浴就能發展出好幾種形式,原來小套房衛浴也有發展成個人度假飯店的可能。▍





 皮耶恰



皮耶恰 為避免「思考迴路封閉」,從學院的俄國文學研究走入社會。看過一些美景,說了一些再見,現在只渴望真心且不需刻意就能平靜地過生活。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