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插畫=張嘉行
蘑菇創業分子之一,應《小日子》之邀寫了三期專欄,現在要跟大家下台一鞠躬了。
創立蘑菇至今,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在於那種未知的不明所以。想想這幾年,蘑菇也真的做了許許多多大家覺得莫名其妙的新鮮事:同時設計生產販售T 恤、帆布袋包、紙製品,又開設店面,經營餐飲空間,同時還舉辦各種展覽活動,近幾年還經常插手策劃展覽,甚至找了一團大陸文青來台旅行、打算出本台灣自由行相關書籍。
也許在大家的眼中,我們任意而為的經營方式真是充滿自由奔放與熱情活力,的確沒錯!蘑菇創立這九年來,真是搞得有聲有色,我們除了在原本不熟悉的產品設計銷售上一點一點學到該知道的各種知識,同時也嘗試了各種工作上的可能,透過每一次不同業務的開展,我們獲得更多未來生活方向的經驗。也因為這樣,有非常多的朋友願意加入我們這個團體,我們的工作夥伴全都是對自己生活很有獨特想法的人,大家希望透過這樣的經驗找到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
我能不能開創自己喜歡的品牌?
能不能將來開一家自己喜歡的小店?
我能不能找到一個喜歡的城市去生活?
有時候覺得,蘑菇這個單位,除了提供我們共同的工作投入與回報之外,更有點像是獨立個性創業者的育成中心。
當然並不是說大家不關心蘑菇的成長啦!我們總是在店鋪銷售創了新高記錄時歡欣鼓舞,並默默期待著薪資調漲或下次的公司旅行,也都非常認真的討論我們該如何將產品設計與銷售計畫成績提高到它「該有」的水準,對此我身為老闆之一真的感到十分感謝。
我們也在這些年逐漸瞭解到一些現象:蘑菇這個團體組成份子,同質性非常非常高,大家基於對某些品味的相同喜好,以及對自己生活品質的要求,我們形成了一個高度散發創意思考的組織;設計師可以針對產品開發提出獨具一格的大膽提案,店員可以主動擔任選書選擇音樂的採購,又負責起社群網站的經營,全公司同仁都很熱情參與T 恤圖案設計的討論。
不過同質性如此高的一個團體,當然也免不了有些天生的缺陷:我們比較不懂得數字管理、不清楚進銷存與財務營運上的相互關係,我們對於營業目標的認知莫衷一是,最後,我們對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分配也容易混淆。
這樣的問題,的確在我們成立九年、團體人數增加到二十幾個成員之後逐漸浮現,我們常常在工作角色上相互混淆不清,對於目標不容易達成明確的共識,開會的時候總是各自表述找不到結論,雖然不至於搞到凡事滯礙難行,但長久下來總也讓人感到疲憊。
基於對生活的熱情,共同組成這樣的一個團體,我們真的是很棒的組合。如果說,我們還希望將這個團體繼續發展下去,將來勢必要有些調整,要學習一些大家都知道該面對的事情。所有的人,尤其是公司管理者,更需要對團體的長遠健康發展負責任。(唉,不得不這麼說,這還得考慮到我們自身的興趣與才幹等等問題柳)
以前跟大家聊到我們,總是開玩笑說:「我們比較像是個社團,而不是一間公司。」不論是社團或是一間公司,我們相信我們這些年創造實現了許多人的夢想:人可以經由選擇,努力打造自己希望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可以好好過生活,並且努力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都過的更好。
當然我們可以繼續維持這樣的方式,一群人努力的嘗試各種不可能中的可能性,用心生活,痛快工作,不過要能享受這些努力帶來的成果,我們接下來要讓自己重新進入這個社會架構,學習如何辦好這家公司。這表示我們會有更明確的分工責任,會有比較不那麼寬鬆的彈性工作時間,會承擔營業數字與相關責任,並且努力將自己撫養長大!
或者,我們也可以再想想,什麼是我們希望的目標與模式?是要繼續努力讓團體成長?或者反其道而行,退回來,重新成為一個簡單的小單位?
以上兩種思考方式,實行起來都不簡單,不過後果將會非常不同,這考驗我們的智慧、勇氣,也需要一些好運氣。
各位朋友,你們會怎麼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