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向著明亮的那方

 駱亭伶

 簡子鑫

程璧 獨立歌手和創作者,嗓音沉靜透亮,被喻為「為詩而生的聲音」。曾在原研哉研究事務所實習,喜歡岩井俊二、是枝裕和的電影

%E6%93%B7%E5%8F%96

 

 

 

 

 

 

 

 

 

 

 

 

 

 

 

 

這條路的盡頭/ 會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單的那棵樹啊
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

 

算起來我音樂的啟蒙很晚;在研究所時,因為接觸了古典吉他才開始寫歌。25 歲前,更多時候是讀詩、散文與隨筆,很自然地成為創作的養分和素材。

一直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音樂天賦。我的父親愛好京劇,表姊、哥哥,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嗓子,我的聲音較為低沉,反倒是在學校裡經常擔任文藝委員(註1);但凡與藝術相關的課程,畫畫、書法、音樂、語文,都特別地享受。

但山東的學風偏重理科。我高中時因為成績排前的關係,被分到了數理班。大學高考前夕,出現可以保送非英語語種學系的機會;我確實對外語很有興趣,加上叔叔也研修日文,便選填了日語系。當時,無法想像這懵懵懂懂的決定,會促使我去探索走向獨立音樂創作的可能。

2012 年畢業前夕,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來北大演講,我喜歡原先生對於設計的理解;設計不是關乎於設計了一把椅子,而是設計一個事件,或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他策畫的展覽,以現代西方的語言,體現內化的東方式審美,跟很多人表達東方,習於堆砌東方元素很不一樣。

 

02

 

當時,我將第一張專輯《晴日共剪窗》送給他,那是一張沒有申請版號,自己設計封面,印製300 多張的小作品。同時也壯著膽子問能否去他的事務所實習。半年後,我收到了通知,原先生對我的音樂印象深刻,幸運地得到面試的機會。

「原先生24小時都在思考設計,進來事務所要有24小時都得工作的準備。」這是他的祕書特別提醒我的。原研哉只穿黑色的衣服,隨時都以飛奔的速度跑向自己的工作室,不管怎麼看,都覺得他頭上好像圍繞著一圈光環。他工作時很嚴肅,我記得有次開會他嚴厲地說,提出去的案子一定要有90%以上堅持,否則就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師。

在事務所的工作模式,是一位設計師搭配一位專案經理,以感性與理性專長互補。因我非科班出身,就從這兩邊的最基層工作開始實習,去了解自己合適擔當的角色。儘管日後我並沒有從事設計,但從中學習了藝術工作者的做事方式。原本我以為藝術家都是散漫和叛逆的,但是在日本,不管是設計或音樂人,只要是牽涉到團隊合作,都是按部就班,極度嚴謹的,並且將創作者與管理者兩種角色區分開來。這對於一直有心組織一個獨立創作團隊的我來說,很有啟發。

而在白日緊張的實習工作之外,晚上是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喜歡去東京 的獨立咖啡館和 Live House 看表演。我發現舞臺上唱的都是自己的原 創音樂,沒有人唱別人的歌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後來,我將自己的 CD 拿給 Live House 的老闆,獲得演出邀請,慢慢地在東京也認識一些 音樂圈的朋友。

那一年半的時間,可以說是設計與音樂雙線並進,但隨著事務所工作越來 越繁重,分給音樂的時間備受擠壓,正好自己累積的創作 Demo 已足夠出 一張專輯,種種因素加乘在一起,便決定回北京全心投入音樂工作。辭職 時,事務所的主管十分驚訝,畢竟當時我已經是正式員工,也可以留在 日本生活,但原先生倒是非常能理解我的決定。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這次首度來臺灣舉辦小型演唱會,很多朋友問我,為何喜歡將詩譜成歌 曲。一直以來,我偏好於不去修飾,就像說話一樣的詩句,像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寫的〈種種可能〉:「我偏愛綠色……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總覺得每一句都跟自己很像,很能勾動自己。

日本明治時代詩人石川啄木,他的短詩只有三行,卻細膩地把私人的感情,及自己最脆弱的地方都毫不避諱地寫出來;是所謂「示弱派的詩 人」。他寫愛情:「戀愛的滋味,我比別人先嘗,所以我也先老了。」好 玩又有哲理。讀他的作品,總是把自己帶往內心最小的地方。

從前,我是零零星星把喜愛的詩收錄到專題中,這次新專輯《早生的鈴蟲》是第一次深入而完整的來自同一位詩人,歌詞全部都是日本女詩人金子美鈴(註 2)的作品。我對於她對世界的看法有一種共鳴感;同樣都 是女性視角,喜歡用溫柔的方式表達有力、堅定的事物,不是鋒芒畢露,卻是出自於一股藏於內心的力量。她的詩,總是給自己一個光亮的出口,永遠對於未來與接下來的生活,帶著一份憧憬,而非困於現狀, 這也是我在這個時節特別想要傳達給大家的。

我的作品常常提到季節,其實日常工作與生活也是順著四季。在冬末到春初時,我會回到山東老家,陪爸爸釣魚,聽聽京劇,或跟媽媽學做菜,這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是醞釀下一次創作的開始。而從春末到夏季,與夥伴一起籌備製作新專輯,完成後分享出去,準備宣傳。 接下來,整個秋天到冬初都在各地巡迴表演,這三年,都是這樣過來的。

何時容易有創作的靈感呢?常常是在散步,或坐車和飛機的時刻;當看 到某個風景,想起過去的故事和情感,在移動中會突然地放大。今年春 天,我打算再回東京住上一段時間,目前大陸的工作節奏和人的狀態是 沸騰的,適合創業,卻不是靜下來創作的地方。離開熱鬧往他方,對我 的創作是有意義的,就決定春初的時候出發。●

 

註 :出生於 1903 年,活躍於大正末期與昭和初期,僅活了 26 歲,多年後被發現留下五百多首童謠詩。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