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研所】每張紙有不同個性 乘著它旅行 一切美得剛剛好

 

Cover story  Simple Stationery Life

撰文=鄭雅文
攝影=簡子鑫

Frankie Fang.平面設計師,現致力於紙張的介紹與推廣,自己架設「紙研所」網站,撰文、拍攝紙張的紋理,讓不懂紙的人也能輕易了解紙張的各種姿態。

Frankie在小小的紙樣房裡研究各種紙張,細細品味紙的神情與韻味。
Frankie在小小的紙樣房裡研究各種紙張,細細品味紙的神情與韻味。

 

 

 

 

 

 

對我來說,每張紙都是一個世界。

工作室的紙樣房是一個三坪大的空間,櫃子上塞滿了紙的樣品,我幾乎每天都窩在房間裡研究紙張。日本稻田旁的小野花,秋日收成後的稻穗,歐洲餐桌上掉落的馬鈴薯皮⋯⋯,這些都可以是紙的原料,讓紙張充滿了想像。每當觸摸著紙張,我好像也跟著旅行去了。

 

小時候不懂紙,對紙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開始從事平面設計,因為設計案的輸出需要挑選美術紙,時常聽著紙廠業務介紹,才知道每一張紙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我的眼睛也跟著閃閃發光,對方看我這麼著迷,便送了我一本紙樣年鑑,這本紙樣市售價是八千元,非常昂貴,我當下很感動,於是決定寫一篇紙樣年鑑的開箱文在網路上介紹。

 

[banner id=”10469″]

 

後來一位北藝大老師在網路上看見我寫的文章,大為讚賞,這對從小到大翹課,從沒被老師誇獎過的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於是我和紙廠業務說:「你們有新的紙通通都拿來,我來幫你們介紹。」從一開始在部落格上分享,到建立臉書粉絲團,人數由第一個禮拜的百人,短短一週就破千人,接著倍數增長,我才發現,原來大家對於紙這麼有興趣,也如此不了解。

與工作室夥伴一同操作UV印刷機,可以直接輸出紙張,做出多變的印刷效果。
與工作室夥伴一同操作UV印刷機,可以直接輸出紙張,做出多變的印刷效果。

 

造紙的歷史最遠可追朔至東漢時代的蔡倫造紙術,而後傳至世界各國。「 剛古紙(Conqueror)」是我特別喜歡的一款紙,工業革命之後,英國於1803年成功發明了第一臺自動造紙機,剛古紙即是以自動造紙機製作出的美術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包括英國女皇、Louis Vuitton都曾使用過這張紙。

 

剛古紙雖是美術紙,但造價便宜,讓一般人也能輕易使用。「條紋剛古紙」是剛古紙系列中最為廣泛使用的,它最大的特徵是紙張表面上有明顯的竹簾條狀紋路。我喜歡將條紋剛古紙裁切釘成一本,當成自己的筆記便條,用鋼珠筆在上頭書寫,能感受到紙張紋理起伏的手感,寫起來也特別順暢。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56期 使用文具 寫下生活練習帖)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