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椅子 坐起來比看起來舒服很多的椅子
撰文=麥克雞塊
不務正業想東想西的中年上班族,喜愛家具設計的部落格寫手,以「Design Mania」 自居。
圖片提供=忠泰生活開發

幾年前當我第一次看到德國設計師康斯坦丁.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 替義大利品牌Magis 設計的單椅「Chair One」 ,心裡浮現的是兩個問號:「這個坐起來會舒服嗎?這確定是量產的商品還是概念實驗性的作品?」
在我看來,這個強烈自我主張的作品,並不是第一眼就能討喜的設計,不只對設計師,我相信對量產設計師作品的Magis 品牌也是很大的挑戰。與其說是家用品,不如說是具有座具功用的微型工業結構,但我還是幫它平反一下,「Chair One」其實坐起來遠比看起來的舒服。
20 世紀初現代主義有一個很重要的想法,就是反對表面的裝飾,強調形式須配合功能結構材質,內在結構不只不應被隱藏,反之應被視為一種美的事物來歌頌突顯,在這樣的訴求下因此產生了科比意的LC2 躺椅以及Mies 的巴塞隆納椅 。
上述的這段歷史應當唸過設計史的人都很清楚,但幾十年過去,當這些曾經離經叛道,挑戰消費者感官的設計成為美學主流,當產品設計成為必要條件,「取悅消費者」 而不是「挑戰冒犯消費者」,成為設計師的共知共識,這些曾經展現無比力量,扭轉世人審美觀點的現代主義思潮卻已經被塵封在設計史的書冊裡,雖屢屢被提起,但卻不再成為設計時的重要主張。因此當我看到康斯坦丁的作品,我很直接聯想到那個時代的作品,當然一方面是它同樣選擇將結構外露,不只外露,設計師根本將型態當作工業結構來表現,另一方面是膽識(guts)和視野(vision),我不確定這樣的設計手法會不會成為主流,但敢於挑戰主流,這才是現代主義的真正精神。▍
/
如果想更了解「Chair One」,2012 年4 月12 日前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6-4 號2 樓的 MOT/CASA Magis 專賣店 ,有個「Made in Magis 設計解構家具展」,精選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商品,公
開其創新生產材料與技術的製程。「Chair One」是其中一個作品。活動官網:www.motstyle.com.tw/projects/ma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