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Go Upstairs
口述=Allen
經營美式餐廳與「光一咖啡」。希望將好食材做出的好吃料理給越來越多人品嘗,也期許透過食物與咖啡把愛散播出去,間接讓餐廳與咖啡館成為大家的第二個家。
撰文=皮耶恰
攝影=陳鴻文

我自學生時期就從事餐飲業,從端盤子的外場服務生做起,慢慢成了訓練員,進而當上主管。運用一路累積的經驗,加上對美式文化的狂熱,開了美式餐廳,自己當起老闆,也開啟新的視野,進入另一個世界。
兩年半前,朋友邀我到現今「光一咖啡」的地點看看。推開不起眼的小門,窄小樓梯拾級而上,當時的空間一團亂,像沒整理過的廢墟,但眼前的落地窗吸引了我,它就像一張畫布,上面畫著綠樹與金黃陽光。
風景帶來靈感,我在二樓看到了新的景致,興起開咖啡館的念頭。但在樓上開店是新挑戰,以往開店考量的「人流」、「三角窗」因素全都拋諸腦後。我不刻意做宣傳,默默開店,讓它安靜地存在,口耳相傳下,它的美也慢慢發酵散播。
開在二樓以上的店面,無法以美輪美奐的外觀或櫥窗陳設吸引過路人的注目,於是我反其道而行:「光一」的美不在外牆表面,而是上樓後,會發現別有洞天。流動的光束與青蔥樹景,取代了熙來攘往的喧囂,隱世獨立之感,也讓客人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生活。
隨著光一的知名度在社群媒體傳開,越來越多人前來與我們共享二樓風光,但也帶來令人困擾的租約問題,咖啡館營業空間遭限縮,就在絕望之際,意外獲知斜對面二樓至頂樓的屋主有意出租空間,就這樣造就二店「光一敘集」,我們失去部份營運空間,卻換來更廣闊的樓頂藍天。
光一敘集共三層樓,二樓到頂樓的空間保存狀況十分良好,無論是外部女兒牆造型、樓梯間的水磨石樣式,或是貫穿整棟屋子的採光天井,每個角落與元素都令我著迷,進而對空間規劃有更多的想像與計畫。
有別於美式餐廳的熱鬧派對氣氛,開咖啡館講求安靜與沉著的工夫,這也是光一的初衷,我想開一家「能打進人們心裡」的店。試圖讓空間回歸原始本質,最好的設計是隨著自然與歲月而生,所以店內不任意添加繁複擺設,只將復古二手家具放入其中,突出空間的故事與時間的味道。
我把「人」放在第一位,期許光一是人們第二個家。對工作夥伴而言,咖啡館是每天待最久的地方,我有責任照顧好每個人,讓他們覺得 舒適與安心;我也希望在紛擾、倉促的社會氛圍中,提供一個安靜的天地,讓人們坐下來好好放空、閱讀或是交流。
很開心許多客人經常上門光顧;我也邀請街坊鄰居進行不同的互動,與音樂教室合作,有客 人一邊喝咖啡一邊聽爵士表演;在頂樓也辦過 小型市集,甚至有人想來辦婚禮。未來我也希望跟附近的髮藝造型工作室有不同形式的交流,讓樓上空間產生多樣的發展性。
站在頂樓眺望街廓,彷彿上帝用全知全能的視角觀照著世界。我認為「光」是種希望與指引,給人力量與溫暖。在樓上,我們與大樹的樹梢平行,與藍天為伍,歡迎尋找依靠的人們 前來,暫時逃離令人窒息的地面世界。
約翰藍儂的經典單曲〈Imagine〉唱到:想像 世上沒有天堂,沒有地獄,只有頭頂上那片藍天。這首歌是藍儂對和平與愛的想像,而他不 是「The only dreamer」,因為光一也是這樣 相信與存在。
Info
光一敘集
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20 巷 2-2 號 2 樓
02-2531-0877
FB:光一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