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力修 X 洪伯豪 X 黃健瑋 X 孟耿如】Wake Up 清醒後的改變與行動

聊聊天 《麻醉風暴2》導演和演員分享拍片的成長

 駱亭伶
記錄 陳怡廷
 阮璽

 

《麻醉風暴2》團隊觸及生命與人性的醫療劇集,一直是許多人追劇的焦點。兩年前的《麻醉風暴》大受好評,並引起廣泛討論。新一季的《麻醉風暴2》加入新生代演員,並探討了兩個世代的衝突與合作。本期聊聊天特別邀請到導演與演員,分享戲裡戲外共同經歷的挑戰與成長。

DSCF7600

(由左至右)《麻醉風暴2》導演洪伯豪和蕭力修,及演員孟耿如和黃健瑋。

 

蕭力修

《麻醉風暴2》導演,編劇。1976年生,雲林人,臺藝大電影系畢業。2015 年以《麻醉風暴》獲得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導演獎。不拍戲時就想在家跟女兒玩,前陣子在看的影集是《陰屍路》。

洪伯豪

《麻醉風暴2》導演。1978 年生,臺中后里人。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參與多部電影長片拍攝,《失控謊言》、《KANO》、《九降風》等,放鬆的方式是每年至少一次自助旅行,喜歡的導演是麥可漢內克與是枝裕和。

黃健瑋

實力派演員。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曾以《麻醉風暴》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所飾演的蕭政勳醫師是全劇靈魂人物。日常放鬆的方式是游泳與潛水,最近喜歡的影集是《無間警探》第一季。

孟耿如

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女演員,實踐大學社工系畢業。在《麻醉風暴2》飾演個性直率富正義感的醫療線記者Zoe。閒暇最喜歡畫畫和看展覽,最近追的影集是《冰與火之歌》。

小日子(簡稱問):大家原本就認識嗎?還是這次拍攝才熟起來?

 

孟耿如(簡稱孟):他們三個本來就熟,我是這次加入劇組才認識。

黃健瑋(簡稱黃):她算新朋友,是這次劇中新世代很重要的主線。

 

問:這一季劇集的主題是「Never give up」,主題曲由「草東沒有派對」演唱,似乎從音樂到內容取材都加入更多社會與世代議題?

蕭力修(簡稱蕭):第一季的英文片名是Wake Up,結尾有一句臺詞是:「天亮了」,但有些觀眾覺得結尾蠻灰暗沉重的,並沒有醒過來的感覺。所以拍第二季時,想加入一些比較正面一點的劇情,呈現覺醒後的行動與改變。剛好洪導拍片時穿了一件T 恤,寫著:「Never give up」,突然給了我靈感。

從318 太陽花學運後,社會上的世代對抗變得更激烈,我們也把這個議題放進去,所以耿如飾演的記者Zoe,以及李國毅演出的外科醫師「熊崽」都是新世代的代表。那健瑋跟另一位女主角許瑋甯就像我們,代表著中生代。

 

如同戲裡醫療團隊所反映的,不管在家庭或職場上,中生代與新世代之間的合作,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你們覺得呢?

黃:我覺得生長環境和成長的世代差別確實很大,現在年輕人是看網路長大的,從小網路就很發達了,那我剛好躬逢其盛,國中的時候才開始有286 電腦,電腦螢幕好大一臺,還需要磁碟片開機。

孟:那叫3.5 磁碟片。

黃:從類比進到數位這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求知識和娛樂的結構,兩個世代完全不一樣,所以現在紙本刊物不好做,也沒人寫信。這也是為什麼戲裡在約旦當無國界醫師的蕭政勳,給楊惟愉(許瑋甯飾)寫信的原因。因為劇情設定他們分開了,沒有彼此的聯絡方法,所以那封信是要寄給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收到的人,這很像我們以前寫信的心情,是一種不確定是否已讀的狀態。

如果用這個方法去看待世代差異的話,就會知道兩個世代的情感結構是截然不同的,反而比較容易去同理彼此。所以有時候覺得對方怎麼會這樣做事情,並不是不認真,只是標準或邏輯是不一樣的,而且求生存的方法也不一樣,這一點是最主要的差異。2008 年金融風暴過後,臺灣的經濟一直往下掉,政治現況20 年來都很撕裂,所以年輕世代在尋求自己的一個認同。我覺得太陽花學運是一個契機,牽起一個屬於這個世代的共同認同,談的有點遠,但整個是結構性的問題。

 

DSCF7618

洪伯豪(簡稱洪):對於生活的時間感也不一樣。在這個世代有手機,要溝通事情,很即時地就在Line 上聊,以前也許是要想一下才回信或打電話,這會影響到面對事情的思維;現在被逼著要用即時的反應去回饋。喂,會不會太沉重,我們現在是要聊小日子耶(笑)。

黃:小日子裡的大議題!

孟:我覺得我算落在中間,像手機行事曆很方便,其實我喜歡手寫行事曆,還是喜歡舊的,有歷史的東西,當然科技有方便的地方,但是會讓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所以我也不覺得我是真的新世代。

黃:這個東西還是跟情感結構有關,光談個戀愛,傳簡訊就傳不完了,現在變成傳個貼圖,直接問:妳晚上要幹嘛?以前不能這樣欸,要想好我要怎麼約她,然後還要親自走過去問。

洪:對啊,你會花兩天的時間絞盡腦汁。

蕭:記得小時候是等電話,幾點電話會響。

黃:對對對,約好要講電話。

 

問:住校的同學還要排隊打公共電話。

孟:回BBCall 嗎?這個我沒有經歷過喔。

 

問:拍戲過程中,是否經歷了很特別的第一次。

 

孟:我第一次演這麼成熟的角色,以前多半學生氣息比較重。第一次要演一個大人的感覺,她必須要很獨立,自己選擇和決定去衝撞很多事情。其實跟我蠻不像的,我的個性是遇到事情會選擇退讓的那種,這是我在揣摩角色時比較困難的地方。但是這個團隊會願意為了一件事花時間磨到好。一場戲可能預計三個小時拍完,可是到我的部分可能拍了一天以上,有專業堅持,這是我覺得很棒的地方。

 

問:看試片感覺表現相當犀利,蠻像記者。

孟:犀利,這是這個角色蠻重要的地方。她常常因為這樣的個性讓自己陷入危險,明知道有危險還是要過去,就是想達成目的。

黃:整齣戲的危機都跟著她走,很帶賽喔。

蕭:我的第一次應該是當爸爸,在約旦拍戲殺青的時候,我女兒剛出生,差不多滿月。我覺得以前拍片,比較沒有家庭的感覺,因為我小時候是阿公阿嬤帶大的,但這次我怎麼樣都會盡量讓現場準時收工,拍片時第一次突然想到每個人都有家庭,跟過去比較不一樣。

洪: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長片影集的案子,過程經歷了太多東西。但比較 touch 我的還是跟演員之間的互動,一開始真的有點太緊繃,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想把事情做好的直覺與方式。直到有次洪導跟我說,要信任自己的演員們,那時候我才思考要放開一點。到後面,我從健瑋身上看到他戲劇表演的態度,從那時才漸漸地合拍,不然一開始真的有點⋯⋯

黃:溝通上面啦,剛開始前一兩個禮拜。

 

DSCF7609

 

《麻醉風暴 紀實特輯》 新經典文化出版

問:當時你們有一起去約旦出外景嗎?

洪:沒有,我被放生,留在臺北剪接(苦笑)。 沒去好可惜,因為他們真的在那四天把十天的量拍完,第一集在約旦爆炸後的最後一個鏡頭,因為那時突然醫院要關閉,從 Setting 到拍攝,只能在十分鐘裡完成,他的表演一次到 位。在剪接時我都覺得:哇!這怎麼辦到的?

黃:是三個 Take 喔,試了三種表演方式。因 為副導說只有十分鐘,他給一個眼神,問蕭導說要不要拍,然後我和導演兩個互看了一眼, 說:拍,我跟特殊化妝師說,你只有五分鐘, 要畫一個疤,還要流血。時間一到,我就把所有人推開,衝進去,躺下來,一堆人朝我灑 血,丟小石頭啊。那是靠意志力和腎上腺素,這輩子第一次這樣搞。

洪:我在剪接,看到那一顆鏡頭,哇,蕭政勳這整個角色成立了。因為一開始拍攝時,健瑋故意設計蕭政勳常常在醫院講話不清楚,含糊其辭,甚至還會講錯話,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表演怪怪的。一直到我剪接到約旦的戲時,才 真的覺得這個角色經歷過創傷,是帶著恍惚回來,所以他設計的表演方式都成立。

黃:我也是拍到那裡才真的有感覺,整個狀況太緊急了。當我躺在地上,才實際感受到原來蕭政勳經歷這些事情,反而剛好演出應該有的水平。表演其實沒辦法設計,在經歷爆炸之後,這個人的精神狀態已經解離,但他自己不 知道,所以回來臺灣,第二季開始,其實是一 個只剩下一半的人。

洪:經歷了一次死亡。

黃:對,所以這也是很特別的,主角一開始就壞掉了(笑),臺灣戲劇比較少這樣的類型角色。所以包含李國毅、孟耿如他們才是未來的希望,相較之下,等於是蕭政勳代表的中生代已經快不行了,但很努力地想要留一點點東西 給後面這個世代,然後也看到他們的奮鬥。這是兩季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季談的是蕭政勳本人,不管是情感各方面都是成人世界的;然後第二季有新世代的參與。

洪:我先爆個雷,蕭醫師跟熊崽講的話都是黃健瑋自己寫的,因為我們的編劇還沒有辦法寫到這麼深入的東西。所以健瑋寫出來的雖然有點囉嗦,刪了一點,可是很符合我們的需要。

黃:因為蕭醫師和熊崽講的話,其實就是這個戲的精神指標,想傳達給觀眾醫者在面對生與死這個概念時,究竟要如何面對跟處理。我一開始寫的比較說教,後來想到要反過來寫,所以預告那段話:「你不覺得當醫生是一件很孤單的事情嗎?」是要引起熊崽的思考,當然也去引起觀眾的思考。

洪:很多醫護人員看到那句話很 touch 到。

黃:在戲裡面蕭政勳不說教,他會跟年輕一輩的醫師聊,自動去分享,這也是我認同的,當 一說教,就會變成另一個世界的人,跟年輕人 完全拉開。這牽涉到如果我是擁有話語權的人,要怎麼使 用語言這件事情,這至關重要,也是臺灣或華 人社會需要被教育的事情,剛好也很符合麻醉 科的狀態。因為在外科,老師跟學生的關係像父子,是權威式的,但是在麻醉科裡師生關係像兄弟。這不是我講的,是我們總顧問講的, 彼此可以好好聊天啦。

問:這次好像是健瑋第一次參與編劇?

黃:對對對,應該是我第一次掛名編劇。因為去潛水導致眼睛受傷,沒辦法拍戲,然後我就從演員住的飯店,搬到工作人員住的飯店,負荊請罪,就在那邊跟他們一起寫,然後還遇到颱風,幾個人被關在飯店裡面,看影集,吃泡 麵,把寫的東西傳給導演,寫完隔天就拍,真的是人生滿奇妙的時刻。

洪:很像柯恩兄弟的一部電影《巴頓芬克》, 一個劇作家躲在旅館房間裡寫劇本。每次去那個房間,我都感受到裡面有個世界正在爆炸。

問:最喜歡的戲劇男女主角或是最想要拍/演 出的經典戲劇角色。蕭導提過想拍玄奘?

蕭:玄奘我一直不敢提,因為好難完成。我想像的玄奘不是一個和尚,他是一個極限運動家,那時候限制出境嘛,不能隨便出國,但他卻逃出監獄十一次,第十二次才終於成功,我想像的玄奘是那個年代的運動選手,很壯很黑,才能到天竺去。

黃:那我來演玄奘好了。我很喜歡《齊瓦哥醫生》,當兵時看的,女主角叫拉娜。喜歡是因為這兩個人真正在一起,像夫妻那樣子相處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禮拜,但他們倆談戀愛談了一輩子。它等於是電影劇本寫法,每一段很短,但每段都推動下一場,且翻譯得很好。

我自己很想演一個日本漫畫,浦澤直樹的作品 《危險調查員》。一個日英混血兒加入了最菁英的特種部隊,後來又去當保險調查員,拍成電影應該非常好看。

洪:有點丟臉,小時候看《麥田捕手》裡面的霍登。從青少年看的時候他就一直長在我心裡。可能每一次我作品裡的角色,多少會從霍登去抽出一點性格;對於這個世界的憤怒,或 是孤獨感⋯⋯

孟:那我也有點丟臉,我喜歡《小王子》,我 可以演玫瑰,也可以演狐狸。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有點討厭看文字,可是我喜歡作 者的想像力,他比擬友情、愛情、親情,是用很抽象的方式,很特別。

問:那耿如有最喜歡的畫家嗎?

孟:草間彌生。我覺得我是因為她才更喜歡畫畫這件事情。她的畫其實很抽象,都是點點、線條,看了我也不知道她想表達什麼東西,但我就是可以站在那邊一直看,覺得很療癒。

問:回溯過去成長經歷有什麼記憶深刻的行 動?帶給自己一些改變。

孟:離開舒適圈吧,待在熟悉的環境總是安全 的,但我有意識的去做了調整。其實我的個性 是喜歡探險,到處走;旅行有時不愛規劃行 程,反而會誤打誤撞看到一些新的景點。

洪:太陽花學運 324 那天,我剛好在附近遊 蕩,發現大家都往那邊過去,然後一起加入行 列,在行政院就出不去了,經歷了這段歷史。

蕭:我的話是生小孩,我對未來是悲觀的,覺得他們來是受苦,後來不小心就有了,就想說 她敢來,我就敢養。以前都只會想當下怎麼過 就好,現在就會想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他們。

黃:我的改變是去打工,因為我家裡環境沒有那麼好,父母親希望我能夠好好讀書,階級翻轉,所以從小很要求成績,很少打工。後來高 二的時候聯誼認識一個女生,那個女生要去打 工,是一個唱片行,我就跟著去。

哇,完蛋,人生從那裡開始改變。我在那邊認 識了後來玩樂團的朋友,高三都在睡覺,然後沒考上大學,去輔導室看了國立藝術學院的招 生簡介,才去念戲劇系,一切都是從喜歡一個女生開始。

問:後來有追到嗎?

黃:沒有,她跟我好朋友在一起。而且我跟她告白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一起了,慘綠少年 (笑)。但是後來變一輩子的朋友,現在還有聯絡,一切都從那裡開始變化。●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