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旁的編輯事 070 ✎_
退稿的勇氣
本月值星 駱亭伶
談談編輯工作中,無可避免的關鍵字——退稿。如果編輯是守門員,明明是防守,卻不免被視為攻擊性的動作,就是退稿。但較少人知道,關於退稿,對編輯來說也有千百種糾結,甚至內心有一番大地震。
某個星期三,工作中發出了碎念:「這真是個奇怪的職業……」一位作者交了稿子,我打開檔案後,看完立刻起身倒水。這個反射性動作,代表情況妙。瑣碎、岔題、未達水平線。像一輛老爺車一路晡晡晡的開,偶爾風光明媚,但漸漸偏離主幹道。最後,我看不到他的車尾燈,荒煙蔓草中,人不見了。
怎麼辦怎麼辦,我像把人追丟的偵探在座位上跳來跳去,身體左右晃動,這位作者過去分享他的工作經歷,視角總是有創意,體驗溫暖動人,但這一次「好像」沒辦法用。
接著,我就去忙採訪和寫稿,當遇到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我經常用這招;開啟另外一個更急的視窗,躲進去。稀哩呼嚕忙了一個星期,回來一口氣把文章刪減成短版。吃過晚餐回來再看一遍,覺得含金量還是不夠。
掙扎了一天半,寫了封信,告訴作者稿子不能用的原因,並請他按照我的版本修改。認真想想,編輯,真是奇怪的職業,沒有人收到退稿會高興,也沒有人退別人稿子會高興。尤其是對長期合作的作者,更是尷尬,完全挑戰到我不想當壞人,怕破壞關係的性格。

但是身為編輯,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就是得這樣做。一天後,收到了回信和回稿,作者簡短有力的說:「很信任我的判斷,感謝我願意討論。」然後改回來的稿子……很不錯,相當不錯,甚至比之前的文章更好。「什麼嘛,人家很大器啊,原來是我想太多,是我自己怕被退稿吧,哈哈哈。」又自顧自的碎念起來,不管怎麼樣,很開心做了突破。
原來當人要違逆習慣,是這麼孤獨不安。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退稿的另一層意義是告訴作者:我相信你可以寫得更好,是相信,而不是懷疑。當讀懂這一點,以後不怕去退別人稿子,也相信對方可以收到。
當晚,心上石頭終於卸下來,好好睡了一覺。隔天清早醒來,突然看到一個畫面,有寶藏的地方,洞口都有一隻龍守著;原來我就是那隻龍,對方要拿寶藏,就得拿出屠龍刀,把我殺了才過的去。
「對對對,編輯的工作,就是要逼出作者的倚天劍、屠龍刀。」(拍桌+碎念完)●
駱亭伶 採訪是忠實聆聽,寫稿是角色扮演。清早帶狗狗去湖邊,是每天的散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