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光停留在有阿公的柑仔店


一間柑仔店 重返兒時記憶


2 1
阿公的柑仔店前,總是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除了買東西外,附近的人如果手邊沒事也來喝酒聊天。


門口的木板層架上擺放許多南北貨,熟悉的醬菜味中在空氣中流動,一旁的牆上面掛著的,是被小孩們粗魯撕開的抽抽樂,店內四周皆由斑駁紅磚堆砌而成,自我有記憶以來,大家就是坐在這樣的柑仔店喝酒、 聊天。

小時候阿公開的柑仔店,店名取為「用九柑仔店」。我曾經問過爸爸,為什麼叫「用九」?他說,因為大家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中,十項有九項都可以在柑仔店買到,而且賣出的東西都很耐用,所以也可以叫做「用久」柑仔店。

阿公的柑仔店裡,從家家戶戶需要的南北雜貨,到小孩愛吃的冰棒、飲料,幾乎應有盡有。有時候,我會偷偷帶幾個糖果或紙娃娃到學校,送給漂亮的女生。雖然家裡開柑仔店很方便,但最不喜歡的就是假日,因為我幾乎都要到店裡幫忙顧店。

從家裡走到柑仔店,儘管只是短短十分鐘的路程,途中卻總有許多關卡,有時會遇到野狗或是鵝群攻擊,木棍要隨時帶在身上,到店裡的路好像因此變得遙遠,但卻很刺激。

只要待在柑仔店一天,就能感覺置身其中的熱鬧。比起在都市,鄉下人似乎有較多時間去做情感上的交流,從清晨六、七點開始, 許多務農的大人,會陸續地走進店來喝米漿、吃東西、聊天,休息過後,繼續回到田裡工作。在中午放學後,如果有小朋友待在這邊做功課,我的阿公阿嬤或是來店裡的客人們,都會幫忙照看。大人們手邊如果沒事就會聚在一起聊天,遇到不如意的事,也會跑來店裡跟大家訴苦。

從來沒想過,阿公細心打理的柑仔店,在他離開後就這麼結束了生意,而後柑仔店的土地被附近廟宇徵收,現已不復存在。現在想想,當時沒留下柑仔店的照片或是店裡的印章,真有些可惜。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54 期
當城市睡著了 我們還醒著





口述 阮光民
 吳亭諺
 鄭雅文
照片提供 遠流出版



阮光民 漫畫家,擅長描繪屬於臺灣社會的獨特溫馨故事,富含濃厚的人文關懷。對於民間故事和鄉野傳奇,總是充滿著好奇。作品有《刺客列傳》、《東華春理髮廳》、《幸福調味料》、《用九柑仔店》等。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