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30   住進小房子 開箱自由的家


東京小巷裡 插畫家住的小樹屋


文 李昀蓁(東京建築女子) 攝 李昀蓁·陳瑋璿· Andy Lee 





陳瑋璿& Andy 瑋璿為現居東京的臺灣插畫家,曾以《世界各地的貓貓狗狗》及《水果天堂》系列作品分別入選 2021 和 2023 波隆納插畫展;Andy 則任職於科技公司。居家工作的兩人於疫情期間,搬入了屋子中央有棵樹的三層透天小宅,展開有著自然光影,別有洞天的小屋生活。



過了中目黑的祐天寺站、學藝大學站、三軒茶屋站所環繞的這一個區域;不像新宿澀谷那樣繁華吵雜,沒有太多的大樓百貨,但有著最基本的生活機能,超市或是藥妝,幾間餐廳老舖或是居酒屋,有些時候可能還有小小可愛的咖啡廳或花店,是很多在東京生活的人選擇居住的地方。 

這個區域裡,靠近公園的一條巷弄中,有一塊四周被其他建築物包圍住的旗竿地(註),旗竿地上蓋著一棟白色的房子,外觀沒有過多裝飾,但進到房子中實在別有洞天⋯⋯。

為了解決狹小基地所造成的視覺封閉以及狹窄空間感,日本建築師間田真矢與間田央大膽地在房子中心放進一座「小廣場」。大挑空的中央種上了一顆真實的樹,一進門的正前方開細長的窗,讓進到室內後的視線可以穿過綠植,然後一直穿透至外面,也消除建築的角落,利用視覺讓空間的體感增大。兩側外牆開了數個小方窗,就像是走在某個時刻某條街巷裡的小廣場上,而旁邊這些方窗,變成了某個人家的小窗。這個廣場其實是生活的中心,是客廳與餐廚,更是感受自然的中庭,也是連結前後其他小空間的重要角色。

註:指建築基地與道路所鄰接的部分是狹窄細長的形狀,可建築部分則為完整型態的土地,形狀像是旗竿,故稱旗竿地。



此篇文章僅限付費會員觀看。
登入 紙本購買 數位訂閱方案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