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革命與戰歌:
從「國際歌」談起


┃馬世芳┃



《The Internationale》(1990),Billy Bragg
《The Internationale》(1990),Billy Bragg


當鎮暴警察的木棍朝你腦袋狠狠 K 下,混著辣椒粉的強力水柱噴在你臉上,當最有權力的那些人,保持虛偽的微笑在電視上睜眼說瞎話,歌唱有什麼用?

當然沒有用,但話說回來,也未必完全沒有用。面對巨獸般的政權,或許光用歌唱它不垮。但一場沒有歌的革命,回憶起來該有多麼失色。

我總聽老掉牙的音樂,關於革命的歌,也得從老掉牙的時代講起。

全世界流傳最廣的革命歌曲,肯定是共產國際的主題曲〈國際歌〉。歌詞改寫自巴黎公社領導人歐仁鮑狄埃的詩作,成於巴黎公社慘遭剿滅的 1871 年(什麼是巴黎公社?別偷懶,上網 Google 一下,很精采、很悲壯)。 1888 年由家具工人皮埃爾狄蓋特譜曲,後來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全世界左翼革命者共同的戰歌。蘇聯十月革命後,一度成為國歌,之後近百年,〈國際歌〉在共產國家漸漸儀典化,那些黨代表大會軍樂隊伴奏的大合唱版,氣勢確實很大,卻像拔了爪子和牙齒的老虎,原本歌詞的殺氣都不見了。

1989 年「六四」前夕,佔領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反覆唱這首歌,還其革命本色。血腥屠城之後,〈國際歌〉竟在中國禁播了好一陣子。此時對岸的臺灣正值「後解嚴」,學運社運蜂起,禁唱多年的「國際歌」也慢慢在運動場合傳開了。老實說,這首歌旋律真的漂亮,1923 年蕭三(留學俄國的早期中共黨員)中譯版歌詞,語言直白、意象鮮明,擔得起不朽之名:



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會成功!

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蟲!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它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英特納雄耐爾」,是法文 L’Internationale 音譯,指無產階級串連的「國際工人聯合會」,引申為共產主義的理想世界。在非共產國家,〈國際歌〉始終是各種抗爭場合的戰歌,有各種改編版本:搖滾、民謠、民樂、電音一應俱全。

北京搖滾團「唐朝樂隊」曾在首張專輯錄製了殺氣騰騰的重金屬版〈國際歌〉(1991),香港地下樂團「黑鳥」(1989)和英國左翼民謠歌手 Billy Bragg(1990)都曾為〈國際歌〉填上新詞,也在台灣學運圈廣為流傳。1998 年,長年投身台灣工運的「黑手那卡西」樂團在工運專輯《福氣個屁》錄製了〈國際歌〉臺語版:



毋免求耶穌阿彌陀佛,嘛免望總統皇帝;
勞動者創造人類一切,天下原本工人的!
資本家,剝削咱的血汗,緊起來反抗甲伊拼;
毋免驚頭家按怎鴨霸,工人鬥陣力量大!



繼續說一說老掉牙的故事:1960 年代初,美國「民謠復興」風潮大起,青年歌手承繼了 Woody Guthrie、Pete Seeger 這些熟唱〈國際歌〉的「老左派」民謠前輩精神,寫出一 首首充滿「啟蒙焦慮」、緊扣時勢的歌,到 1960 年代中期,「民謠」與「搖滾」合流,在內有黑白種族衝突、外有越戰烏雲罩頂,總統遇刺身亡、全民幻滅不安的時代,激盪出一首首熱血的戰歌。這或許是西方流行樂史在精神和形式上演化、成熟速度最快的幾年。促成這場大變革的關鍵人物,不能不提 Bob Dylan。儘管他太聰明、才氣太高、步伐太大,任何意識型態、政治勢力都收編不了他,1960 年代初的 Dylan 仍然寫下了好幾首宜於作革命主題曲的歌:成名曲〈Blowin’ in the Wind〉 自不待言,1963 年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更有「東風吹,戰鼓擂」的風雲激盪之感:



來吧,諸位議員政客,請留意人民的召喚
別擋在門口,佔據廳堂
現在駐足觀望,很快就會受傷
外面的戰火正在蔓延
它將搖撼你的窗,震動你的牆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來吧,全國做父母的,聽我說
你們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
你們的兒子女兒,不會再乖乖聽話
你們那條老路,愈來愈不堪走
新路已開,請你們讓到一邊去
要是不能伸出援手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戰線已劃,詛咒已下:
慢的終將變快,當道的終將過氣
那些老規矩,都已不合時宜
領先的終將落後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Dylan 最令我驚嘆的是:寫下這首歌的時候他才 21 歲,是橫眉豎眼冷對「大人世界」的叛逆青年。半個世紀過去,他鬚髮皆白,仍在台上唱這首歌,歌詞一字不改,卻變成了智慧老人向同輩發出的勸誡,彷彿在說:世界終將是 「他們」的,我們若是不能伸出援手,就該讓開。

是的。假如你自認已經是「大人世界」的一份子,那麼請向年輕人伸出援手,不然就請閉嘴讓路吧。這點自覺,我們都該要有的。▍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