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搖滾事


餃子的味道,
南機場人的鄉愁


┃馬世芳┃



中華路的盡頭早就變成閃亮的高樓
樓裡住著好人住著壞人還有古老的欲望──〈黑夢〉



中華路的盡頭,就是陳昇所謂「南機場」的範圍了。陳昇的吉他手范君豪就是南機場人,為了協助昇哥「田野考察」,帶著他吃遍了那一帶的老外省飯館。陳昇說,他如今已經是臺北南區餃子店的權威了。

不過短短四個月,陳昇在《歸鄉》之後,再接再厲出版了《南機場人》。《歸鄉》是他沿濱海公路回到彰化溪洲老家的旅程,《南機場人》則是反方向的旅行:他把眼光投向「外省人」族群,從少年時代以來啟發他的藝文人、電影人、音樂人,到眷村裡的老芋仔,還有那些總想著一有機會就要遠走高飛的哥哥姐姐。有的會讀書就留學去了,有的只會打架就跑船去了,有的會動腦筋於是做生意去了,也有一路漂浪曲折,簡直變成家族恥辱的那個阿姊,後來嫁了美國人,日子過得比誰都好⋯⋯。

之所以要這麼快錄完,也是因為陳昇 30 幾年的另一個家:同樣位於「南機場」老公寓裡的「麗風錄音室」即將都更拆遷,《南機場人》是麗風生產的最後一張專輯──麗風不只錄下陳昇所有個人專輯,老闆徐崇憲也是他的恩人:30 年前,陳昇還在綜一唱片當製作人,天天帶偶像歌手去錄音,幫忙唱 Demo,偶爾塞一兩首自己的創作。小徐聽陳昇歌聲極有特色,又會寫歌製作,提議投資錄一張他的個人專輯。若非如此,陳昇根本沒想過走到幕前,當年他已經追到公司企劃部門的同事,後來的昇嫂。昇嫂對所謂歌星的糜爛軼事看得太多,一聽說陳昇也要當歌星,差點分手。好不容易等到發片,兩人婚也結了、小孩都生了,昇嫂還去看了心理醫生。幸虧是滾石張培仁簽下了他,寫下「如果你們認為我有一點怪,那是因為我太真實」的經典文案。陳昇沒當成那種「歌星」,如此一路怪怪地真實到現在,昇嫂想來也早就見怪不怪了。

延續《歸鄉》的風格,《南機場人》仍然是一張帶著抒情底色的專輯,編曲核心仍是范君豪、袁偉翔兩位青年,木吉他、三弦、鋼琴和弦樂仍然角色吃重。不過,這次畢竟是要為麗風送行,陳昇找回歷代〈恨情歌〉的樂手,早有革命情感的 China Blue 也來一起錄了歌。與《歸鄉》相比,《南機場人》還是多了些搖滾的稜角。聽聽〈斑駁〉吧:老搭檔「老恨情歌」的楊騰佑那醇厚深黑的藍調吉他,和 China Blue 大貓麻烈迷幻的鍵盤,那是幾十年江湖風雨沉澱出來的功底。〈黑潭〉那氣血翻騰的悲壯史詩,重筆寫那群被時代拋棄、被國家背叛的敵後飛行員,亦足以列入陳昇的重量級作品:



這個村子受了什麼詛咒 / 孩子都沒有父親
他養的菊花早已枯萎 / 他的單車早已腐鏽⋯⋯
來不及問你甘心嗎 / 迎向你日日夜夜思念的故國?



專輯開場、收尾的〈餃子〉,都是盲歌手周雲蓬擔任客席人聲。老周絮絮訴說懷念爸爸包的餃子,歌詞是陳昇的,感情卻絕對是老周自己的:他的父親是遼寧鐵西區的工人,前幾年過世。你聽老周說到「餃子」之前頓了一頓,唉,還不等陳昇開口,眼淚就被催出來了。

在這兩首〈餃子〉中間,陳昇不但帶你穿梭在臺北市南區外省老社區的巷弄,也帶你穿梭出入他在這座城市經歷的 30 幾年光陰。〈三姊〉可以視為外省版的〈七叔〉,〈投機者〉講一個在軍中鬧事被強迫退伍的江湖混子,四鄰避之如瘟疫,卻在臺灣風雨飄搖的 70 年代末混去了美國:「我要做一個沒有羞恥心的投機者⋯⋯我是效忠於我自己的高貴的自由人」。〈秋月仔〉是嫁到眷村的臺灣女子,先生「在星夜出門卻沒有再回來」,〈牯嶺街那年〉則是藉著向楊德昌致敬,把幾個時代的線索用一條街串起⋯⋯。再說一次:陳昇是中文歌壇最擅長用歌講故事的創作者,《南機場人》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老麗風」儘管走入歷史,第二代掌門的「新麗風」已經在天母開張。謠傳陳昇因為麗風拆遷,萌生退休之意。他卻老神在在地說:「我怎麼退休?退休我就沒事做了。」

所以放心吧,故事還會說下去的。讓我們繼續把時間留給這位已經 60 歲仍然滿腔感懷滿腹牢騷、永遠碎碎念又能一秒把你唱哭的文藝流氓大叔吧。●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著有《耳朵借 我》等四本散文輯,編過幾冊書,拿過幾座廣播金鐘獎。有人稱他是「臺灣首席文青」, 他卻說文青早變成罵人的詞了,不如叫他打零工的。

分享: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