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73 編者言

騎上機車
在城市中低空飛行


 小日子發行人 劉冠吟

%E5%AE%98%E7%B6%B2%E7%B7%A8%E8%80%85%E8%A8%80 No.73

本期《小日子》的主題是臺灣人都很熟悉的歐兜麥(機車),我們在意的不是車種本身,而是機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跟回憶裡的方式。此次走訪了設計師 / 策展人設計浪人、到處騎到處畫的插畫家日淳、地方青年工作團隊「回基隆」的 成員一尾與 Ray,以及喜歡偉士老車的攝影師 Ricor。四組人馬四種機車,也代表了在臺灣四種不同的移動及生活方式。

騎機車的好處之一是很靈活,可以快速地移動在巷弄之間,去徒步腳程到不了的距離,也沒有坐在汽車上的隔離感。騎電動機車的設計浪人喜歡電動車的安靜,在小巷間出入不會吵到住家:「騎車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東看西看,看到很怪異或很有特色的招牌,甚至是有感覺的風景,就會立刻拿起手機捕捉下來。」日淳覺得騎著車鑽進小巷弄,彷彿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常常讓她不禁拿出紙筆畫了起來。


DSC 2412 preview

一尾跟 Ray 的機車故事則是另外一種生活風景,就像大部分通勤到臺北工作的基隆人一樣,騎著機車接駁轉乘,鑽小巷喬別人的車子找車位,車廂裡常備的雨衣抹布夾腳拖,在雨都中輕盈地穿梭。「在基隆,騎車只要十幾分鐘,就能抵達山上或是海邊,我們都很喜歡這樣的距離,總是可以不斷刷新對這座城市的看法。」

騎老偉士牌的攝影師 Ricor,看待機車擁有看待情人的溫柔心情,「再麻煩也不放棄,等待加深理解的程度,一步步磨合改造。」對於改造老車有著特別的體悟:「以前騎車只是為了到達目的地,但現在卻有迎風掌握平衡、人車一體的 感覺,整個移動過程都很享受。」


DSC 0913 preview

從楊德昌的《青梅竹馬》、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鈕承澤的《艋舺》到楊雅喆的《女朋友。男朋友》等等深植在不同世代心中的電影,都有不可或缺的機車穿梭在其中。迎著風,耳邊聽不太清楚,視覺轉換的速度很快,似乎人更放鬆 了、膽子也更大了,可以跟前座一起唱歌也可以跟後座告白,可以流淚可以大笑,是最原汁原味的臺灣生活。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