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8 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因為紙本雜誌的存在 擁有了現在趨近理想的生活
文 鄭雅文 攝 Rafeal Wu

黃銘彰認為比起數位媒介,紙本雜誌更能傳遞出明確的品牌性。
黃銘彰 經營創意工作室「 平凡製作」,出身嘉義,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曾任《VERSE》執行主編、《The Big Issue Taiwan 》主編。並曾於 2021 年臺灣設計展、2022 年臺灣文博會擔任分區策展人。喜愛騎著老偉士牌到處去,認為擁有編輯力能槓桿出許多工作能力。
對我們這一輩的人來說,在成長過程中對數位並不陌生,數位與紙本自出生以來便並存著。我是嘉義人,老實說小時候在嘉義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各類雜誌,初次理解到編輯這件事是因為大學參與學生會刊物《花火時代》,同時因為紙本刊物與網站創辦,讓當時就讀法律系的我,發現在法條以外,有另一種認識世界的觀點。當時我擔任的工作其實是美術設計,常去臺大誠品店翻雜誌,為的是參考設計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