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3   My Coffee Oasis


制式化的生活我不想過
所以用策展在咖啡店裡做夢


 張妤瑄   Rafael Wu



鼴鼠咖啡 error22 × 二子咖啡



在飲食文化興盛的臺南,近年來各家咖啡館都以獨到的品味和無限的創意各據一方。像是位在開山路上的鼴鼠咖啡error22,神秘隨性而風格難以定義;座落城東街上的二子咖啡,舒適簡約又帶點藝文氣息,共通點是他們都規劃了一處獨立策展空間,試圖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讓創作成為眾人的體驗。而這些店長們凝視作品的目光、將展覽與城市連結的方式、求新求變的心態是什麼模樣?才能讓他們在咖啡店百花齊放的臺南,持續吸引到新的群眾。


ZiTi 來自高雄,畢業於美術相關科系,大學時因為對做菜有興趣,曾在咖啡店和餐廳學習料理,目前負責開發鼴鼠咖啡的餐點以及飲品,並輔助大桓執行店內行政作業。

大桓 鼴鼠咖啡的負責人之一。國小國中都是念美術系,高中考試前腸胃炎而考上普通高中是唯一斷層。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從繪畫到材質的學習內容轉變,拓展他對藝術的眼界。

韶瑩 高雄人,北藝大研究所畢業,曾在藝文空間朋丁工作四年,同時是雕塑、立體、複合媒材的裝置藝術創作者,生活大部分處在斜槓狀態。

小陸 曾在臺北從事餐飲工作,進入咖啡產業已經十多年,2017年返鄉臺南創立二子咖啡,走過創業之初的辛勞,漸漸發現這樣的生活狀態相對適合自己。




= 小日子 / Z = ZiTi /桓= 大桓 / 瑩= 韶瑩 / 陸= 小陸



日:為什麼會想開一間結合策展空間的咖啡店呢?

桓:我從國中就下定決心要開店,以一間店傳達自己的理念和愛好,因為從小投身美術環境,讓我不斷地去覺察自己的興趣、關心身邊的議題,並以繪畫傳達心中所想;就讀南藝大材質系時,我意外接觸到除了繪畫之外的媒材,像是陶藝、金工或是錄像,我著迷於以新的型態去做策展,而這些藝文經驗的積累,成了我打造鼴鼠咖啡的基石。

瑩:相對於鼴鼠以展覽為主軸,二子則是從賣咖啡出發,而展覽是疫情之下誕生的產物。三級警戒時,因為政策規範餐飲業只能提供外帶,為了讓客人不要在店內乾等,我們遂利用閒置的長桌作為策展平臺,讓客人能透過等待時間,在餐桌旁翻閱我們挑選的小誌或畫作,這就是曾為期半年的「長桌計畫」,也是二子未來往策展方向走去的開端。

DSC08726

日:為什麼會選擇臺南落腳?與臺南的緣份?

桓:因為我是臺南人!

陸:我也是!

桓:約五年前鼴鼠開幕,當時恰逢臺南老屋新立的時代,許多隱身街頭巷尾的小店都很獨一無二,當時的我也想著在臺南開什麼店才能存活?思考許久認為當地不可或缺的就是餐飲,於是我決定以「展覽」為主軸,咖啡店則是作為它的載體,讓有趣的事在店裡發生和滋長。

會在臺南開店除了因為我是臺南囝仔之外,我也觀察到整座城市對現代和傳統的包容性,這樣的特質是很難能可貴的。許多個性化的藝廊、酒吧、咖啡店等等社交空間,每一間店都能有自己的舞臺好好表演,然而琳瑯滿目的獨立小店,也增加了每一間店在臺南生存的難度。

陸:沒有錯!我也觀察到臺南每隔一段時間就很容易有同性質店家一窩蜂冒出的現象,近幾年像是咖啡店、甜點店或酒吧一波一波的誕生,遍地開花的店舖會營造出競爭力強的環境,為了在這樣充滿外力刺激的環境下站穩腳跟,只要想活命的小店都會不斷督促自己進步,這樣的良性競爭我認為是好的。

桓:我們會很要求自己做出和別間店的差異性,而不只是隨大環境人云亦云。

DSC08515

日:過往所匯聚到的創作者有什麼樣的特質?觀展的人又是什麼風格的族群?

桓:我會希望創作者是「意想不到」的一群人,創作者的作品和受眾的互動不要那麼尋常,像我之前幫退休的舅媽舉辦過油畫展,還記得開幕當天她朋友將祝賀花圈擺滿門口,所有客人上樓看展前都會聞到一股花粉味(像藝廊或美展的味道),但油畫、美展和鼴鼠的調性就不太一致,讓人「感覺怪怪的」這個念頭卻會促使人重新去理解自己和作品的關聯。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不用主觀眼光去挑選創作者,而是讓創作者、作品、觀者和鼴鼠碰撞出專屬他們的獨特樣貌。

也因為鼴鼠的策展形態是屬於完全不分眾的取向,不僅可以半強迫創作者的作品被各種領域的人審視,對於同一件作品,不同類型的人也會給出天壤之別的回饋。

瑩:二子的策展模式和鼴鼠剛好相反,我們會主動去尋找創作者,形式上只要是很接近創作,作品或理念是我們覺得有趣的,無論設計、插畫、編織、影像等不拘任何形式,二子都願意去幫創作者們策展;而觀者通常會是常客,從平常來咖啡店工作讀書,到被我們推坑看展。但很湊巧的一個現象是這些客人身上都剛好帶有一點點的好奇心,因此比較不排斥嘗試新事物。

日:在這些策展中收到最印象深刻的回饋是什麼?

桓:因為鼴鼠是以相對實驗性的方式策展,但這樣的經營理念卻讓鼴鼠的收益受到重重阻礙,從開店至今五年,很多同期的咖啡店都已經爆紅,但我們的生意始終沒有太大起色,甚至覺得收支有持平就好了。

直到幾年前有一位漁光島藝術季的藝術家和我們分享,創作者並不會安於現狀,而是會想創造出「未來」的東西,所以如果我創造了當代人比較不熟悉的策展內容,他們可能不一定能感受,所以我們在前期經營上會比較辛苦,也可能一直處在等待與孤獨的狀態。

Z:但鼴鼠絕對不會因此打退堂鼓,策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說到印象深刻的展覽回饋,我認為是「片岡メリヤス」的個展,當時是鼴鼠邀請他來臺灣舉辦首場個展,前前後後總共花了三年左右才完成。籌備期間不但要面對大量的語言轉換,和臺日雙方做事方式的適應,雖然前期一波三折,但完成時得到片岡粉絲的熱烈回饋以及達到目標的成就感,都讓我們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值得。

桓:延續ZiTi的話,有時候策展真的是公器私用,(四人頻頻點頭)因為很多創作者都是自己仰慕已久的,所以也會想讓同樣喜歡該創作者的客人能透過展覽接近或是收藏作品,進而產生共鳴、感到興奮。(笑)

瑩:所以對我們來說,二子比較常和有共感的創作者合作。我印象最深刻的展覽則是去年「傻瓜書日」的活動,當時的觀者有一大部分是原本因為咖啡前來的人,現在的他們卻也能被印刷技術相對質樸的東南亞獨立小誌給吸引,接受度很廣欸!我才發現策展是真的可以為某些人的日常帶來一些新鮮、意想不到的刺激。

日:如何同時讓咖啡與展覽在空間上達到舒適平衡的狀態?

桓:我其實傾向將咖啡店與展覽空間分開,我過去只要是在餐飲環境中看展,每一次都必須跨過在座位上用餐的客人,才能觀賞到陳列在餐桌之後的作品。

這個狀態其實很微妙,因為作品似乎成為了餐飲環境的配角?當時的我還是學生,特別能同理那些作品不被選入主流藝廊的創作者,他們只能找一些替代空間策展。因此,鼴鼠才想要把展覽空間獨立出來,對那時候的我和創作者而言更會有被尊重的感覺。

我也不喜歡自己的作品會被店內的任何硬體遮蔽。因此二子後來搬到離市區較遠、更寬敞的空間,還霸氣規劃了一層樓做策展。

日:會如何解決佈展時遇到的限制?如何與創作者溝通這部分?

瑩:有一次我們邀請朋友萬書昀帶來錄像個展「硃砂」,但在採光良好的一樓必須克服光線的問題,於是二子先是店休一天(店休對咖啡店來說是致命傷),並請木工師傅架設遮光板,意料之外的是,木板本身竟然會透光!我們為了加厚木板,只好再忍痛店休一天,但是所有店長都知道,沒有營業就等於虧錢,再加上這場展覽沒有周邊收益,因此這一檔是相對辛苦的。除了這檔展覽外,基本上創作者都會給我們很大的彈性,也願意放心交給我們陳列,合作時彼此之間都有互惠的成就感和信任,這是非常大快人心的!

桓:對我來說只要是創作者敢提出的要求,我都會盡量做到。像是做藝術家鄧詠涵個展時,她提出希望能把角色作品做成穿戴式人偶擺在咖啡店陪伴客人,於是鼴鼠就從實驗性咖啡店切換成像是主題餐廳(?)的模式,我們還製作了繽紛可愛的汽水和角色蛋糕的系列套餐,這也是鼴鼠第一次做以展覽為取向的餐點,結果大受歡迎。

日:請問您覺得鼴鼠或二子已成為心目中的理想模樣了嗎?

陸:以咖啡店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供需平衡,我們和客人就像是以互相不干涉的方式滿足彼此的需求,二子提供一個舒適良好的咖啡體驗,同時客人也喜歡著我們的咖啡,而當經營咖啡店成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會更需要一些有創意性的事件,為日常提供有趣的意義。

再加上我是一個喜歡一成不變的人,可以每天做一樣的事情都沒有關係,但剛剛好遇上韶瑩這樣熱愛變動和刺激的靈魂,個性上算是蠻互補的,我們彼此能給予咖啡店的能量不同,以現階段來說,咖啡算是日漸穩定,而策展也在持續耕耘,我認為二子正在往我所期待的方向邁進。

瑩:未來還想讓咖啡店產生更多可能性吧!讓自己更有機會遇到頻率相近的人,在與不同人的相處之下心胸也會變得更加寬廣(笑)。其實開咖啡店對我們來說和上班打卡無異,都是很平實地在日子裡做相同的事情,但如果能有機會策展,會讓我覺得這些例行的開店日常也不會那麼索然無味。

桓:對我而言,這整間店就像是一場展覽,例如店內四張椅子的配置中,一定會有一張不好坐,但我蠻喜歡透過這樣的社會實驗,觀察客人的體感反應、彼此之間的互動,抑或是與店家的溝通,這些事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在影像上,我們也會盡量跟上時事話題,像是跟播世足賽、選舉開票等內容,讓大家在店裡能產生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受。而這間店的本質就像鼴鼠的習性,在地底生活卻又能從洞口窺視到平時慣常之外的環境特徵。

日:期許鼴鼠或二子未來能繼續提供客人什麼樣的生活體驗呢?

桓:我一直在尋求一個契機,轉換不同的商業類別,再以動物和數字創作一個能延續現階段狀態的小店,也許是賣T-shirt、選物⋯⋯。

陸:我認為生活體驗也許不是被塑造出來的,而是當你主動展現自己的愛好,被有同樣認同的人感知到,自然而然拉近彼此的距離、產生了默契。像音樂就是我們不刻意去設計的生活體驗,卻有許多客人會主動詢問店內歌單,甚至還有客人主動幫我們建立Spotify歌單,都是我們意外覓得的知音。

桓:鼴鼠對於音樂的選擇就是海納百川、沒有脈絡可循。我會把歌單從爵士樂穿插全聯主題曲〈OneTwo 福利熊〉、〈直笛版鐵達尼號〉、汪東城的〈吉他之王〉、迷因歌曲或華語金曲⋯⋯。

瑩:我理想中的生活體驗是能透過策展慢慢傳遞出去,希望能在這間咖啡店裡持續求新求變,讓即便每天只是來辦公喝咖啡的人,也能因為看完一場展覽而讓平靜的日子獲得一些刺激,讓藝術和創作不再是那麼有距離感的事情。●

日:二子咖啡/鼴鼠error22的名字由來是什麼?

陸:當初我們幫咖啡店取名的唯一標準就是不要很難寫、不要是外文,在這些很簡單的前提之下,「子」是取自我和當初創店夥伴家中的貓孩子,,而我們倆又都是家中第二個孩子,所以將咖啡店取名為「二子」。

桓:我覺得名字會給人一種想像,然而我們不想要被框架,所以我原先的設定是僅僅以代號為名,偶然間找到電腦裡面的錯誤代碼「error501」,它的中文是未曾發生過的事件,這和我心目中理想的咖啡店狀態十分相近,再者因為我是資深鄉民,便捷喝了批踢踢帳號末三碼orz,誕生出了error22,而「鼴鼠」則是代表著平時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底,但又能從洞口窺視到這個世界一小部分的意義。




┈┈┈┈┈┈┈┈┈┈┈┈┈┈┈┈┈┈┈┈┈┈┈

Cover story 123   My Coffee Oasis





no123 %E5%AE%98%E7%B6%B2%E5%B0%81%E9%9D%A2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