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01    Adopt the Pace of Nature


住在看得見星星的小世界
處處都有海與歸屬感

文、攝 N 腦闆


┃ 時苑 Dwell in Quemoy ┃


N腦闆  民宿 Dwell in Quemoy(時苑)經營者,哲學歷史人類學都沾染一點的文組人,一生都在靠海老屋多的城市度過,為了有自己的天井老屋和海跑來金門,生活被傳統文化與底片包圍,在島上不是在拍照就是在海邊睡覺。





移民花東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移居金門,我就是那其中極少數,還是先待了花東好久,才過去的。成年以來,都被傳統文化圍繞,所以找個老屋,與舊物祭典相伴,是十多年來的一種嚮往。又因為去了花東許久,整個生活想像成了東海岸那套,想來想去,有臺南那樣數量的老屋,又有花東的原始與步調,除了金門,好像也沒有了,所以繞啊繞啊,最終依然在這落腳。

金門老屋數量之多,沒來過是難以想像的,這裡的屋子雖然也是閩南式,但建材規制跟臺灣還是有些不同,我主觀覺得,更加舒服有隱私些。我們向金門國家公園租了間有兩個院子的閩南古厝,弄了旅宿,用本來在家堆積成山的舊物和書籍填滿,其實沒有追求什麼風格,就是自己覺得好看好用而已,卻意外和諧,做了一陣子,還算順利。



然而,來了兩年多,其實沒有太多朋友特地前來拜訪,大夥兒不可避免對這都有種先入為主的看法:貢糖、戰地、有錢,再僅存都是關於政治的想法。無論是哪種,年輕世代都是無感或排斥的,所以很多人說,這裡是老人島,年輕人留不下,也沒有年輕人想來。對我們這世代的臺灣人而言,花東的面貌很清晰,無論是不是種城市的誤解,至少是令人嚮往,而海的彼端,就不是了。



有些偏見是真的,但更多是偏見外的,畢竟這裡的屋子、村落、海岸、廢墟、生態,在國內都獨樹一格,這些事物,鑲嵌在生活中是很豐富的。冬陽與夏夜晚風,有天井的閩南屋子,是這裡生活的核心。有個如被環抱、又看得見星空的小世界,隱私又接地氣,是能待整天自在地做點什麼,又不會被偷看打擾的地方,過去自住的日子,我大半都在這度過,我們的貓比我更享受天井中的陽光。

這裡老屋是成片的,而且不侷限於一處,是全島都是,對我這種在臺灣找到一排老屋就挺興奮的同類人來說,金門就像聖地。初來乍到會很興奮,即使住久會麻痺,這種麻痺還是極其奢侈的。屋子是棲居金門的本體,但填補日子延伸空缺的,是大海。地雷埋了數十年,金門海岸普遍很原始,雷掃光後,就是一片樂園。這裡沒有花東的深藍,或恆春的清透,但這裡的海很原始、很多樣。如金門之眼一般的白沙料羅灣、湛藍如花東的東半島、探身海中的北海岸蚵道,斜陽墜入廈門高樓的烈嶼與西海岸,春天還有藍眼淚、螢火蟲的點綴,雖然不是能潛入的海,作為抽菸、野餐的視覺背景卻不是隨地都能享有的。



如果不在家,我通常就在這了,反正這種地方通常跟家裡一樣,沒什麼人,到處都是自己的,帶著書與茶,就是一個下午。這種看似矯情的事,在小島其實不太矯情,因為到處都有,而且在島上沒事幹的時間,實在太多了。我們時常亂跑祕境廢墟,軍營、碉堡、坑道、海岸工事,金門還挺適合拍照的,不想在家,也不想在海邊坐半天時,通常就是拿著相機到處走了。即便像我這種討厭被快門綁架眼睛的人,來了金門也開始拿起相機。

也許是底片有限的張數,讓我沒有被數位無限的快門綁架,底片攝影是尺度合宜的窗,透過這種姿態,填補非靜態的時間,是屬於我個人的儀式感。仔細想,比起花東,自己可能更適合這裡吧。花東有的是自我創造的開闊,人文 與自然都是,但也有點缺乏安全感。而金門是剛好的,人文尺度讓人覺得到處都有生活感,哪裡都會是歸屬,不會過於野性,而環境依然豐滿。



所以想到有天可能得離開金門,就覺得惋惜,隨時在消逝的內外環境,讓我呈現一種弔詭矛盾的狀態:抱著移居心態而來,又感覺隨時被迫得走,畢竟移居的想像,總希望找個不像都市那樣變化快速的地方,而金門恰好,是有著都市開發步調的離島。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

Cover story 101    Adopt the Pace of Nature


每次呼吸與俯拾 都是山海與田野

城市與土地的完美平衡 在宜蘭田間找回家庭時光

山城迷霧裡重拾人生方向 移居九份留存舊時隨月

黑膠樂音穿透遠山霧嵐 山腳下維繫四代圓滿

在泥地裡順著時節過日子 長出未來冒險的勇氣

住在看得見星星的小世界 處處都有海與歸屬感


SP 民宿主人的一日 慣常裡的不思議

┈┈┈┈┈┈┈┈┈┈┈┈┈┈┈┈┈┈┈┈┈┈┈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